随着时间的过去,霍威手下的毛笔才渐渐停了下来。
众臣此时望向霍威的目光便开始变得怪异了起来,觉得此时自己面前的,仿佛不再是一个俊秀脱尘的小太监,而是一位名满天下的大文士,当代的文人墨首!
见过写诗的,没见过这么写诗的,作诗,绝不是囫囵吞枣乱写一气,但一连好几首可以流芳百世的诗句,就如同不要钱的白菜一般,从霍威的笔下幡然写出,就像是不需要思考一般。
安静,一片安静。
不知过了多久,众臣之中才有人从方才的那种情绪里摆脱出来,有些艰涩的开口道:“我们这应该是赢了吧?”
旁边一位文官,听了之后摇头晃脑:“赢了?岂止是赢了,这晋国的方孝儒恐怕今日就要道我太武朝之中当一个太监的书童了。”
另一位文官点了点感叹道:“也不知道这位霍掌事,是如何有这般诗才的,如此惊才绝艳的才子,居然在后宫之中当太监,可惜....可惜啊。”
霍威拿起纸墨,遍示众人说道,“这下,你们可晋国使团可服了?不行的话,我还可以再做三首。”
三皇子庄墨生沉默不语。
方孝儒更是心如死灰。
晋国的使团没有人说话。
“三皇子,我们这三首诗,你们可否满意?满意的话,那这场诗斗,便是我们太武赢了。”李锦绣高兴地起身,从九重御阶上一步步走了下来,看起来颇有一番帝王之风。
走到霍威的身边,上下仔细的打量一番今天大出风头的霍威,然后转头微笑看向庄墨生。
方孝儒心如死灰,庄墨生沉默不语,这次斗诗大败,整个晋国的使团都没有了来时的傲气。
“是你们赢了。”庄墨生极不甘心的说了一句,“但方先生万万不可在此处当书童。”
有大臣冷笑道:“哦?原来晋国就是这样输不起的吗?”
庄墨生眼皮一跳躬身道:“方先生是我们晋国文人的新一代代表........若是在太武当书童,晋国朝中恐怕会有些变动,所以还请陛下成全。”
这话说的很直接,也很无赖。
等于就是在说,如果不让方孝儒回去,那么晋国那边就不一定能够出兵了。
不过李锦绣本就不在意方孝儒是否在皇宫之中当书童这点,他要的本就是晋国出兵。
随即点了点向霍威问道:“不知道霍....霍先生如何以为呢?”
“全凭皇上做主。”霍威恭敬道。
眼神不经意的看了李锦绣一眼,不由得一愣。
这个皇帝怎么看起来娘们唧唧的?
居然生的比女人还白....
难怪后宫一堆的美娇娘不要,感情是个娘炮。
李锦绣点了点头,笑道:“那朕便替你做主了,方孝儒入我太武当书童,那便免了,但需交千两黄金用于我翰林书院修书如何?”
庄墨生与方孝儒一听,顿时长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