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担任过副总理,副总统。
可以说在政府机构还是有自己的根基,有自己的嫡系人脉的。只不过不少资历比他深的同盟会功勋还在,这对于杨维的限制很大。
可是一旦杨维担任党校校长,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大大增加杨维的人脉。能够收拢一大批的中高级官员。
对于杨维未来的总统之路有很多好处。
“还有一件事情。我们要整编军队,不过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还有现在军队和警察的工作有很多重叠,军队的职责也不分明。所以我想把军队的职责彻底明确下来。”
“总统的意思是……”
“对内对外彻底分开。野战军就是野战军,不再负担国内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国家地方大,边境线长,人口众多。边境线需要边防部队,各类灾害频繁需要专业的救灾部队,以前都是我们的军队统一负责,但我想把这个功能剥离开来。”
军队整编,裁撤的军人肯定要有去处。
当然也不仅仅是为了这个,是中国真的需要类别与正规军的部队。部队的功能太过混乱,对于发展军事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以后边防守卫,地震、洪水、森林大火的救灾,保障一些特殊线路,特殊道路,都交给特殊的、专业的部队。现在整编军队,正好可以出来大批需要转业的军人,可以迅速的建立这样一支部队。我们的野战军主要训练如何打仗,而这些特殊部队则是主要训练他们要负责的领域。走一个强化专业的道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部队。”
“应该如此。前几年我们在防洪水的时候,部队虽然上去,但大家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吃亏很多。吃亏之后,我们的部队才增加了关于救灾的训练。”
杨维点头。
中国的军队要负责的非常多。
打仗他们要上去,发洪水要上去,森林大火他们也要上去,地震要上去,维修重要线路、道路也要上去。可是别看人民党入主中央三十年,可是这三十年军队主要任务就是为了战争。
因此平常的训练就是如何打仗。
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军队虽然上去,但是从上面的将军到下面的士兵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最后不要说是军队损失很大,地方损失就更大。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惨痛经历,中国军队才增加这方面的训练内容。
可这个毕竟不是一个长久的办法。野战军部队总不能什么都训练,训练打仗、训练救灾、训练处理一些突发事情。军人又不是铁打的,这些项目都训练,反而会是四不像。
所以增加一个专门的部队是很需要的。
“所以我的意思是,成立一个专门救灾的机动部队。对他们进行最专业训练,除非是他们人数不够,到时候才要出动野战军。”
“那么现在……”
“成立这个新兵种的事情,你去和杨宇霆将军商量。拿出一份这个新兵种的编制,以及需要负责这个新兵种的负责人。”
“是。”
杨维心中的感激的。
因为不管是让自己负责党校工作,还是让杨维亲自参与建立这个新的兵种,都是为了加强杨维的权威。
负责党校工作是让杨维提前认识大部分的省部级干部,参与建立这个新兵种是为了继续加强杨维在军队的权力。
毕竟光是听这个兵种要负责的领域就知道,这绝对不是小规模的部队。
边防、救灾,如果是一个小国家那就没什么。但中国是一个大国,国土辽阔、边境线非常漫长、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因此这个兵种估计最少也需要五十万人以上。或者超过百万也说不定。
杨维负责这个,就可以拉拢大批军队将军。大大增加自己在军队方面的发言权。
“还有从现在开始,总统办公会议由你来主持。”
“我?那总统你……”
“看会议的情况,有些必须要我参加的会议我会列席。一般的工作会议我就不参加。”
张学文要为了自己退休做最后的准备。
让杨维开始负责总统办公会议,是最明确的的信号。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张学文希望把具体工作都交给杨维、廖仲恺他们,然后自己可以跳出来,考虑一下世界形势和中国未来的发展。
“还有,陈调元要调入国务院担任副总理,他留下的湖北省长职务会有方远镇接替。总统办公厅主任,你要自己选择。”
方远镇(方志敏)此人张学文是很欣赏的。
技术员出身的政府官员。从机械厂的技术员开始、担任车间主任、厂长、机械部副部长、部长,到后来担任张学文总统府的办公厅主任。
不过张学文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
办公厅主任是非常重要的职务,绝对是总统最信任的人。张学文不能因为自己欣赏方远镇,就让他继续担任这个职务。
杨维估计也有他自己想要用的人。
这样对杨维也好、对方远镇的仕途也好,都是非常有利的事情。毕竟他没有地方任职的经历,担任一两届的地方政府领导,方远镇未来才能够走得更稳当,走得更高。
同样也给杨维留下一个位置,让他自己选择。
“是。”
杨维完全明白张学文的意思。
所以更加高兴。
“好了,你这段时间会很忙。记住,什么事情都要稳住。事情要慢慢来,不要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