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苏联之行,你辛苦了。”
“没有。”
“欧洲那边情况如何?”
随着盟军开始彻底占领德国,杨维的任务也结束。因为随着德国的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现在时间快要进入1944年,张学文需要杨维回国。
因此杨维通过苏联这边回到了国内。
“对峙越来越严重。”
杨维去苏联一年的时间,不仅是参加了“莫斯科会议”,更是直接领导中国军队在欧洲的陆海空三军。
算是杨维生涯最重要的锻炼。
“在我过来之前,大家看起来还算是盟友,但已经开始巩固阵地,军事上也是直接对峙,互不信任。小的冲突不断。”
“恩。”
张学文点头。
美苏两个国家凭借着这一次的战争,一跃超过英法两国,成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国家。现在各自占领欧洲一片区域,都想把欧洲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苏联当年就是欧洲宪兵,而美国算是第一次在欧洲有如此的影响力。英法现在因为战争的原因大大没落,欧洲完全变成美苏角逐的地方。
美苏两国在欧洲利益冲突很大。
“欧洲的事情就先放下。”
欧洲混乱是一定的。
美国现在占领西欧,苏联占领东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苏联是非常强势的。因为战争的原因,西欧地区的共产党组织发展非常快。
而且各个都非常有实力。
包括法国共产党、意大利共产党都是实力相当强大。有群众基础,手中还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些共产党组织目前还是听从苏联的命令。
因此苏联目前在欧洲的影响力惊人。
当然苏联也有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战争的创伤实在是太大。这一次战争苏联的死伤实在是太严重,目前的苏联已经是经不起更多的伤亡。所以别看现在的斯大林咄咄逼人,但真的要打一场大仗,斯大林肯定会缩回去。
美国目前占领西欧,可是西欧的共产党力量很是强大。这对于美国控制西欧问题太大,美国肯定是非常不满。
所以美苏之间的对抗是必然的。
“和法国的合作,经济方面的合作交给总理那边,军事方面的合作交给军委那边。”
杨维在苏联和戴高乐谈了很多方面的谈判。
草签了不少的协议。
戴高乐目前已经拿下法国,但戴高乐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现在东欧在苏联手中,西欧在英美手中。戴高乐不希望法国成为英美的跟班,天天听英美的命令。
所以戴高乐早在进入法国之前,就已经和中国谈支援的事情。戴高乐希望法国迅速的恢复自己的实力,再次让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所以和中国有经济、军事各方面的合作协议。
虽然开始的时候是杨维负责这个事情,不过现在事情不能交给杨维。
因为杨维要做的事情更多。
“是。”
“你现在开始负责两项工作。首先一点就是负责党校工作。这两年之内会有大规模的厅级、副部级轮训班,你要好好把握。”
想要成为总统,成为党政军一把手,杨维要有各方面的经验。
杨维在政府部门多年,在军队方面也有很多的经历。包括原子弹的研发,和军队部门打交道很多。和军队各方面都有合作。
这一次去苏联,更是直接指挥陆海空三军。所以不缺乏政府部门的历练和军队方面的资历。
因此这一次让他负责党校。
中央党校,这是建立人脉最佳的地方。杨维完全可以在党校培养自己的人脉,发现出色的人才用起来。
特别是马上就要进行换届。
很多地方出色的人才,在提拔之前在党校学习是惯例。会有大批的厅级和副部级的领导在这里学习,这些人很快都会成为省里的领导。
这个时候杨维负责党校,会让他大大增加各省的人脉。
“是。”
杨维是比较高兴的。
杨维虽然比不上张学文,比不上一众辛亥年间的功勋。特别是那些早年的同盟会大佬现在还在政府机构。
但杨维也不是没有根基的。
毕竟杨维也是辛亥年间发家的。辛亥革命之后,他就开始担任四川省的警察厅长,后来在北京担任警察局长,到奉天担任警察厅长,接着担任奉天省长。
然后调到北京,开始担任北京市长。
一步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