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945年,人民党内强制性的让一批功勋人物退休,到时候本来就威望很高、实力很强的张学文来说,实力会越发的强大。
就算是现在,张学文的命令基本上也是一言九鼎。张学文的很多命令,很少有人反对。
这还是中央高层当中有刘道一、仇亮、宁调元、李根源、廖仲恺、张静江这些辛亥年间同盟会大佬依旧存在的情况之下。
这些人在革命党内的资历、地位都不比张学文差。
而就算他们还在,张学文现在想要做的事情基本上很少有人能够阻止。
如果他们退休,接下来上任的那一批干部,虽然也是辛亥年间崭露头角的,但资历、影响力、实力方面就差了这些大佬一大截。
如什么蔡济民、杨维他们在革命党内只是后起之秀。
和张学文更是不能比较。
到时候中央真有可能成为张学文的一言堂。谁也没有实力反对张学文任何的命令。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张学文自己都不敢猜测自己未来会如何。
1950年张学文也不到七十岁,才六十六岁。从年龄来说,还没到退休的年龄。到时候张学文会不会想要再连任一届。或许到了1955年,张学文还不甘心,还想要继续连任党内一把手的位置。就算如此,谁能够反对张学文连任。
张学文是害怕。
害怕自己到时候会晚节不保。还不如现在声望最高的时候,功绩最高的时候,选择急流勇退。
“可是,子清,你有没有想过。1945年本来就是一个节点,会有大批的老干部退休。如果你也选择退休,到时候中国的政局会很动荡。”
廖仲恺皱眉。
不要说其他,光是张学文选择退休,在中国政坛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事情。一定会出现一个大动荡。
毕竟是一个担任三十多年的总统位置的中国政坛巨无霸人物要离开政坛。
对于中国政坛完全是一个大地震。
可是还有一大堆辛亥功勋人物要退休,他们会留下巨大的权力空间。
这都会导致中国政坛大动荡。
“所以我才要跟你谈。仲恺兄,1945年换届会议的时候你是六十七岁,会议结束两个月你才到六十八岁。从年龄来说并没有问题。我的意思是你再任一届,帮助新人稳住局面。”
“我?”
廖仲恺没想到张学文打的是他的主意。
张学文说的是没错。因为换届会议是2月份,而廖仲恺的生日是四月份。因此在开会的时候廖仲恺还是六十七岁,连任并没有年龄问题。
但这是一个取巧的。
廖仲恺一直确信1945年自己是六十八岁,因为应该离开总理的位置。没想到张学文还玩这种数字游戏。
“是。仲恺兄,”
张学文最后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政权可以平稳的交接。张学文做了三十多年的总统位置,只要让出去,政治圈肯定不平静。
毕竟这三十年来,张学文这个人一直在大家的头上。
压制很多问题。
但只要张学文让出这个位置,张学文的接班人就再也没有张学文这样的威势。到时候他一个人是无法拿到张学文曾经拥有的所有权力,张学文留下的权力空间,就会被很多人、很多势力瓜分。
因此张学文希望有人可以留下稳住局面。
廖仲恺最合适。
廖仲恺继续担任总理位置,可以平衡很多问题。上可以帮助杨维稳住局面,下可以继续负责中国的经济平稳过渡。
“这个……”
“仲恺兄,我的提议你可以回去考虑一下。如果你不同意,我不知道应该找谁。”
“蕴存和炳生、祖安其实都比我合适。”
“是,他们是合适。但又是最不合适的。原因你应该知道。”
廖仲恺没有回答。
有些事情心知肚明就可以。张学文可以说,廖仲恺说就不合适。因为仇亮、刘道一、刘复基、谭延闿这些人其实都资历很深,能力很强,人脉更广。
当初他们都是有资格追逐总理位置的。
甚至比廖仲恺更有可能。
可就是因为一个原因,他们都是湖南人。辛亥革命开始到后来的一系列事件当中,中央高层有太多的湖南人。
除了一些其他原因之外,也有张学文本人在湖南发家有很大关系。
所以政界高层、军队高层一大堆的湖南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没有成为总理。甚至张学文考虑总统接班人,也从来没有从湖南干部当中考虑。
就是为了消除一下湖南人的影响。
到了这个时候更是不可能选择他们。
“好,我会考虑。”
“尽快的想一想。因为这几天就要出发去苏联参加会议。我希望给党内一个明确的信号。”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