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那边需要的石油、煤炭,甚至是飞机、大炮都需要中国的支持。
而且目前英国要打仗,需要很多钱。英国发行大规模国债,目前只有中美两国有能力购买。现在的英国哪里有空考虑未来的事情。
“你计划让中国购买多少国债?”
让中国购买国债并不是那么容易。英国政府还需要和中国政府谈谈,毕竟数目会特别多。这是丘吉尔最不愿意的。
“十五亿美元。”
“十五亿?”
丘吉尔忍不住吸口气。
英国发行的国债总规模才多少,就要让中国拿下十五亿美元。不过也是,这样规模的国债也只有中美两国能够吞下。其他任何的国家以及资本都没有足够的实力。
目前世界上五十多个独立国家当中,财政收入超过十五亿美元的国家都不会超过十个。十五亿美元,在目前的世界上是一个巨大的数目。
“美国那边?”
“我已经和他们谈过。他们也会购买我们十五亿美元的国债。这一次我们发行四十亿美元的国债,应该能够支撑一段时间。如果不够,我们估计还要从美国那边贷款。”
英国的信用还是不错。
开战三年,没钱的时候英国就发行国债,行情还是很不错,大家还是信任英国。相比起来,日本在战争之后也是发行了大规模的国债。可惜日本的国债开始还有国内民众积极支持,但是在国际上他的国债就是废纸,根本没有资本购买。
这是差距。
很多人看好英国,但很少有人看好日本。所以英国的国债有国际资本兜底,但日本国债就没有人购买。
“霍华德,我记得中国央行行长就在伦敦。”
“是。为了和我们谈关于在英国设立分行的问题。”
中国要走出去。
特别是中国的货币要走出去,中国央行的选择就是让中国的银行先走出去。目前中国除了央行,还有好几个国家控股的大型银行。
中国央行行长戴戡,这一次来到英国就是为了和英国商谈在英国成立中国银行分行的问题。
毕竟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你和他谈谈。”
丘吉尔虽然一万个不愿意,但是在现实面前也只能是低头。因为目前英国还是需要中国的支持。
“好。”
…………
“英国人又要求我们购买他们的国债。”
英国着急。
霍华德·伍德很快就和戴戡接触,希望中国购买英国国债。当然想要让中国消化十五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国债,英国也做出了不少让步。
特别是戴戡和英国一直在谈成立中国银行分行的问题。期初英国这边是反对的,因为英国他们都知道戴戡说的中国银行是中国政府控制的国有银行。一个个别看成立时间很短,但都实力雄厚。一般的私人银行还真不是他们的对手。
这样的银行进入英国,英国不少银行业的人非常担心。
担心中国的这些国有银行利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扰乱英国的金融。可是现在这个时候英国也是退让一步,只要中国银行接受英国金融的规则,英国不反对中国银行在伦敦开分行。
甚至也同意,中国银行在伦敦开设人民币、美元、英镑这些货币直接兑换平台。给了中国货币走出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大事情。
因此戴戡立马向国内汇报。
戴戡虽然是央行行长,手中流过的资金每天都是几亿人民币。可是购买十五亿美元这样的事情,还是需要得到更上面的支持。
“仲恺兄,资金方面如何?”
“没什么问题。这些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非常快,而且我国百姓的储蓄总量也是非常庞大。调动几十亿人民币,甚至上百亿人民币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廖仲恺回答。
中国的财政收入,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加起来已经是超过美国不少,是目前世界上财政收入最高的国际。当然中国地盘大,要用的钱也很多,所以在财政收入上并没有多少盈余。
但中国银行不缺钱。
大批大批的资金躺在银行,因为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非常愿意进行存款。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好,百姓口袋里的钱也是越来越多。他们都喜欢把钱存在银行,导致银行的储蓄率惊人。加上战争开始之后,中国的出口猛烈增加,中国政府手里还是有很多流动资金。
拿出十五亿美元购买英国国债,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并不是很大的问题,也没有多少负担。很轻松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那就可以。”
对于金融的问题,张学文不是很清楚。但也知道,中国以后成为世界大国之一,主导以后的世界秩序,中国的人民币必须要得到世界的承认。
如果是平常,中国要利用自己强大的工业实力慢慢的让人民币世界化。
但现在是战争,是最好的时候。是人民币得到世界承认最好的机会。
“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不足,要迅速培养一批懂得世界金融知识的人才。该学习还是要学习,跟英国美国这些国家好好学习。绝对不能吃亏。”
“这几年我们已经派出不少人去英美留学,专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恩,应该如此。”
张学文现在考虑最多的就是在战后的世界秩序当中中国的选择。如何让中国成为这场战争最大的受益者,这才是张学文目前最关注的事情。
利用现在战争的机会,迅速推广人民币。
包括买英国国债、给苏联贷款、成立人民币直接兑换窗口、未来支援东亚和东南亚经济复苏,都会极大地提高人民币的地位。
一步步的让中国真正的成为世界性的大国、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