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我们需要中国继续购买我们的国债。”
1941年,英国伦敦。
时间已经是进入了1941年,世界局势是越来越明朗。中美英苏四个大国的外交大臣齐聚美国华盛顿,还有一大堆跟随这几个大国的小国代表,总共三十一个国家参加,开始进行反法西斯联盟的会议。当然主要是中英美苏四国的意见,其他的国家大部分都是这几个国家的跟班。
会议进行的非常顺利。
在1941年的1月4日,这三十一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这一次会议更加明确了各个战区。
中国作为亚洲大国,成为了东方战场的领导者。全权负责此地和日军交手的一切行动。
真正的世界大战。
在目前的中美英苏四个大国当中,苏联的情况是最艰难的。因为德国的主力部队,几百万军队在苏联国内和苏联军队作战。苏联已经丢失了大片的土地,里面就有大片的工业基地。还有开战一年,已经是损失了快两百万的军队。
还好苏联有广阔的土地,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并没有一下就被人击败。
但苏联目前依旧非常困难。
为了支援苏联,中国已经是给苏联送去了六千多辆大客车、一万多台摩托车,还有一千多架的战斗飞机,四千辆坦克。还有六百万吨的石油,三千万吨的煤炭等等。
为了运送这些物资,西伯利亚铁路那边没有任何休息的时刻。几乎是隔了几十分钟就会有一台火车出发,忙碌的给苏联运送物资。
苏联的选择和英国相差不多。苏联是没有发行国债,中国是贷款给苏联,给苏联贷款了五十亿人民币。
当然既然是支援,利息非常低、物资价格也是优惠价格。作为利息,苏联开放远东地区,让中国的企业可以在远东直接投资。
有了中国强大工业的支持,苏联现在算是抵挡住了德国,稳住了自己的阵线。而且就算是现在中国支援的物资也是源源不断的送到苏联。
第二个困难的就是英国。
英国是最早和德国作战的国家之一,虽然因为拥有英吉利海峡,加上英国强大的海军实力,所以德国始终是无法登陆英国本土。但德国空军和英国空军之间交战频繁,还有德国猛烈攻击英国殖民地,导致英国压力很大。
这已经不是一战。
二战的残酷性远远超过一战,伤亡也是越来越大。而且英国相比起一战的时候,对于殖民地的控制已经大大不如。甚至英国本来大好的原材料基地东南亚,已经被日本占领,都对于英国有巨大的打击。弄得英国现在财政情况非常严重。
购买战争资源,英国和日本一样,都是手中没钱。英国的工业实力是日本的好几倍,但同样英国也是缺少工业原材料,以及农产品,这些都需要进口。
可是英国同样穷的叮当响。
而英镑价格是一跌再跌,甚至如中国都已经开始拒绝接受英镑。实在是因为英镑价格贬值太快,大家都不敢接受英镑。可是英国又离不开中国,英国需要从中国引进大批物资。
英国在印度的英法联军,在澳大利亚的舰队,都是需要大批后勤物资。如果没有足够的物资,他们目前都无法维持。而也只有近在咫尺的中国能够大批量的提供这些物资。
还有目前的救命药盘尼西林。
很多国家,包括美国的制药公司都在投入巨资研制盘尼西林。但现在他们才刚刚解决了从实验室走向工厂这一步,但产量依旧低的可怜。
目前提供给全世界的盘尼西林,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中国生产的。
导致盘尼西林真是黄金价格。
但对于目前英国这样和德国一线作战的英国来说,需要大批量的盘尼西林。特别是英国城市受到德国空军大规模的空袭,受伤的不计其数。需要很多盘尼西林。
这都是钱。
盘尼西林太贵,因此英国买盘尼西林几个月的花费都是上亿美元,几亿美元。可是英国现在穷,真正的穷。自从开战之后,英国虽然多方面筹集金银这些贵金属,但黄金储备已经垫底,只有战前的五分之一左右。原来的那些都被英国用了。
没钱怎么办。
现在的情况让英国的财政大臣霍华德·伍德没有丝毫的办法。因此他只能是寄希望于中美两国继续救济英国。目前世界上有能力救济英国的也只有中美两国。
英国其实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从美国贷款,或者是让美国资本购买英国的国债,然后拿着美元去购买中国的物资。
可是这样损失会很大。
因为中国规定,购买中国的物资必须要用人民币,用这种方法推广人民币。因此英国手中的美元要和人民币兑换,然后才能够购买中国的物资。但是这个转换过程当中,英国会损失一大笔钱。虽然中国也有黑市交易,但是如国家之间进行的大规模的货币兑换,黑市那点交易量根本就不够。因此美元必须是通过中国的央行。而只要通过央行,里面的手续费、汇率问题弄下来,会少一大笔钱。一亿美元通过中国央行之后,英国会损失几百万美元。对于英国这样缺少资金的国家来说,这样的损失太大。
因为英国从中国引进物资,每次都是几亿美元,一下就会损失上千万美元、几千万美元。完全是得不偿失。
因此想要中国的物资,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用人民币购买。可是因为之前人民币在世界上流通不多,所以英国手中并没有多少人民币。
上一次中国已经购买了英国国债,解了英国的燃眉之急。但是打仗的时候,需要的物资是平常的几倍、十几倍、几十倍。因此英国目前又是没有钱,又准备发行国债。
霍华德·伍德的意思是,再次邀请中国购买英国的国债。
“霍华德,你应该知道。中国这个东方佬可是野心很大。他们在世界各地到处购买国债,发放贷款,可不是好心的。自从我们同意人民币可以直接购买我们的国债之后,中国政府和商人陆陆续续购买了超过十亿美元的国债,占据我们上一次国债的一半。”
丘吉尔很是谨慎。
中国?
丘吉尔不喜欢,非常的不喜欢。不仅仅是因为中英两国历史上的原因,更多的还是自尊心作祟。在一战爆发之前,英国在中国还是太上皇的角色。
英国驻中国的大使,英国派往中国海关的人,英国在中国开公司的老板,任何一个出来说话,中国各地方实力派都得听着。甚至中国的中央政府都要战战兢兢。
那个时候是多么的威风。
可是现在呢?
中国越来越强大。以前来说,英国发行的国债大部分都是被英国自己的人给拿下。后来战争开始之后,也是美国的犹太资本购买的最多。
但现在不一样。
中国在一年多的时间当中,政府和各银行、企业拿下了英国十四亿美元的国债。这让丘吉尔非常担心。
国债这种东西一旦完全被某个势力掌握,他们很容易利用这个控制、影响你的金融。英国一直是世界金融中心,对于这一点比谁都清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英国还看不到战胜德国的希望。这场战争也不知道要打多少年,英国的国债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一旦让中国购买英国几十亿美元,甚至上百亿美元的国债,未来中国政府可以利用这些东西,极大地影响英国未来的金融经济。
中国人会利用这些国债,投放到英国的金融市场,开始渗透英国的金融。
“温斯顿,那是我们未来要考虑的问题。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度过目前的难关。我们现在需要中国的支持,需要购买中国的物资。没有这些,我们的战争就无法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