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文继续道:“我提议孙宝琦担任访欧代表团团长,带领大家访问欧洲,考察一下欧洲的工业。让顾维钧出任我国驻国联的代表,让王正廷回国。子欣兄,你认为呢?”
陆征祥一愣。
不过他点点头,道:“可以。”
其实陆征祥还没有想明白怎么回事,可是他的性格就是如此。很少在这样会议的时候,对于一把手的提议反对。因此只是点点头。
但是下面的这些人都是脸色一紧。
今天来的除了张学文和禹之谟,其他的都是副总统、副总理这些人,是目前左右中国政局的高层。他们一下就明白张学文的意思。张学文这是相当不满意熊希龄、孙宝琦、顾维钧他们的提议。
表面上是说什么商量他们的意见,但接下来立马就让他们滚蛋。
本来如顾维钧是准备接替颜惠庆成为外交部部长的人物,但张学文一脚就把他踢到了国联。而熊希龄是有资历、有能力成为副总理、副总统的人物,但很明显张学文也不会同意。
“好,散会。”
…………
“华北大干旱的时候也没看这些人这么积极。”
1923年9月4日。
太快。
张学文都怀疑,到底是日本发生了地震,还是中国发生了地震。短短四天之内政府已经是收到了无数的申请函。先是熊希龄、孙宝琦、顾维钧几个人,然后就是一大堆的名人梁启超、蔡元培等人也是呼吁政府停止和日本的战争,应该先对日本进行救灾。
梁启超表示“救灾恤邻,责无旁贷,谓宜尽吾力所能逮,迅派军舰商船,募易服食各物,驰往急赈”。
国民党的党报《民国日报》呼吁《中国人急宜救济日灾》,“此次日本巨灾,固然是日本的大不幸,然能因此恢复日中亲善,保持东亚永久和平,在中国固有益,在日本也不能谓无利。”“好义之声,一呼百应”,希望日本人能“谅解中国人民的好感”。这家报纸更是“希望日本在这次震灾中,领略人类同情心的福音,上下交勉,和中国做一个道义上的朋友”。
蔡元培发起组织的“进德会”更是表示中日冲突和赈灾不矛盾。
上海中华书局进德会提出:“此次日本震灾,为近世大劫,吾人本人类互助及救灾恤邻之谊,理当援助,颇闻同人中有以国耻为恨者,须知不忘国耻,是一事,人道主义又是一事,不妨并行,且此次可为吾人仁义之试验,进德之途径。”
他们都一致要求中国政府应该组织全国人民,帮助日本渡过难关。而且要求中国在东北和日军停战。
而就在不久之前,张学文还受到孙中山的电报。
也是同样的意思。
他们都希望中国在东北先停战,然后解除在几个月之前的限制出口政策。当时因为中国和日本为了关东州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中国直接中断了和日本的贸易。
中国出口日本的一切东西都中断。
日本的关东大地震很严重,需要医生、需要护士、需要吃的、需要棉被、需要一大堆的东西。而目前整个世界来说,最有能力、最近的国家只有中国。
“我们接到了消息。在地震之后的当天下午,日本驻上海领事就和汪精卫、梁启超、蔡元培他们都见过面。”
张学文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心中是比较好笑的。
中日两国从甲午战争开始,可谓是血海深仇。甲午战争不用说,日俄战争期间在东北横行,庚子年的时候更是进入北京。
一桩桩耻辱还没有洗刷干净。而且日本在中国那么些年,各种屠杀随处可见。
一个大地震竟然出来了这么多友好人士。
“要不要抓人?”
“胡闹。他们这些人都是留学日本多年,在日本朋友也不少。见见面,又不是什么大问题。难道就因为他们呼吁救援日本,我们就抓人,那我们成什么样子。”
张学文没说话,禹之谟就斥责。
张学文也认同禹之谟的话。虽然张学文非常不喜欢他们和日本领事接触,但他们也没有犯什么法,抓起来像什么样子。不过张学文叹口气道:“这些人怎么就不考虑考虑现在的局面,从来就不考虑大局。他们在报纸上这样咄咄逼人,让我们政府太难做,简直是让我们下不来台。”
张学文是生气的。
因为他们站在高处,说什么人道主义,要政府支持日本赈灾。这个时候张学文真的是左右为难。如果不同意,那么就好像显得政府小气,显得政府没有风度。而且他们会抓住这一点猛烈抨击政府没有人道精神。
但同意他们的意见,张学文可不想当弱智。历史上中国真是竭尽全力帮助日本的关东大地震,但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日本根本不领情,照样鄙视你,照样侵略你。
张学文可不想做冤大头。
本来政府是有一套完整的处理方案,要一步一步逼迫日本,拿到最好的谈判结果。这一次一定要让日本彻底放血。可是被报纸这么逼迫,弄的政府是左右为难。
“留学,留学就是如此。他们在日本多年,亲日本是可以理解的。就比如我是毕业日本的大学,我当然要说日本教育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发达,这样才能够显示出我学历很好。假如我在日本工作多年,当然要说日本怎么怎么厉害,才显得我工作资历的含金量高。其实换成欧美也是一样的。留日学生亲日,留美学生亲美,这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李燮和笑着道。
张学文点头。
李燮和说的不错,这是一个原因。
“估计日本是想跟我们谈判,但怕我们狮子大开口。所以才用迂回的办法来逼我们。而我们这些大师们,却是爱心泛滥。”
“书生误国。”
张学文忍不住骂了梁启超、蔡元培他们。当然也包括目前主持国民党党务的汪精卫。中国各大党派当中国民党是地位最尴尬的。
因为他和人民党都是脱胎于同盟会,而他们的主力干将现在都投奔了人民党。甚至党纲方面两个党派有很多相似之处,反而造成国民党日渐衰弱。也弄的国民党很尴尬。
“现在怎么办?”
“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得到情报,东京街头出现流言,流传说朝鲜人趁乱放火,而且还往水井里投毒,要暴动。灾区出现这样的流言会出现什么事情可以想象。”
李燮和风格和禹之谟不同。
禹之谟比起各种果断的决断,更适合默默的做工作。事情办的井井有条,禹之谟掌管中国经济,建设、发展都在悄无声息之间出现变化。让中国从传统的农业国,慢慢的让工业发展,却没有引起太多的风浪。而李燮和却是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判断能力都很强,相比起禹之谟多了开拓能力。说起来李燮和更适合担任一把手,如果年纪合适,他其实更适合担任大总统的位置。
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事情要核对清楚。”
张学文一瞬间就明白李燮和的意思。
现在这些人都说人道主义,利用中国人的同情心。但一旦事情出现变化,让日本灾民的身份变成暴徒,那么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总统,你想想。现在日本的正规军都在和我们作战,国内目前维持灾区秩序的会是什么人。日本的青年人都是比较极端的。灾区出现这样的流言,会是什么后果。我们政府可以积极的表态,先争取主动。我会立马核实这方面的消息,我们来一个釜底抽薪。”
李燮和自信满满。
张学文点头。
“好。事情就这么定了。总理,你下去和熊希龄谈谈。让他别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好好干自己的工作就得了。”
“嗯。”
禹之谟笑了笑。
“政协应该制定一份政党法案。公开注册的政党,他的资金来源必须合法。最重要的人,任何政党一旦接受外国政府和机构的资金,那么都要接受审查。中国政党不许接受外国政府、机构的资金。”
张学文最后想到了汪精卫。
张学文绝对不能允许外国列强把手伸进中国的政治圈当中。因此政党的资金必须要控制,绝对不能够让他们接受外国资金。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