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呀你。”
唐绍仪看着顾维钧是恨铁不成钢。
“你一个外交部副部长,这跟你有什么关系。你是读书读傻了。”
说起来顾维钧成为唐绍仪的女婿,还是有一番故事的,而且并不是一个很好听的事情。
顾维钧本来是有婚约的,他的老丈人还是上海富豪张衡山。张衡山此人有很高明的艺术,甚至还号称有相人的本事。在顾维钧上中学的时候,张衡山看到了顾维钧,就认为此子未来必定是大富大贵、鹏程万里。
所以就跟顾家提亲。
当时顾维钧的家是比不上张衡山的,不管是财富还是家世。张家当年不仅富裕,而且在官场上人脉很广,有很多亲戚朋友都在官场。因此顾维钧的父亲当然非常高兴,立马同意了这桩婚事。
等到顾维钧留美归来之后,张衡山又是亲自把顾维钧介绍给了唐绍仪。
顾维钧年轻英俊,风度翩翩,还是留美归来的人才。唐绍仪当然是非常器重。而这个时候唐绍仪的女儿看上了年轻英俊的顾维钧,两个人在北京很快就是同进同出。
顾维钧在北洋政府的外交部越来越得意,张衡山也是非常高兴。因为自己的女婿很出色,他老脸也有光彩,也表明他当年的判断非常准确。他给顾维钧写信,让他快点回到上海把婚结了。
可是顾维钧左推右挡,就是不回来。
张衡山是一个人脉很广的人,很快就知道了顾维钧和唐绍仪女儿的事情。一怒之下就写信痛骂顾维钧,还写信给唐绍仪,把唐绍仪骂了一顿。唐绍仪是老式文人,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忍受。
毕竟这是陈世美。
他可没脸被人这样指指点点,说自己的女儿抢了别人的未婚夫。
因此立马让顾维钧滚蛋。唐绍仪的女儿听到之后,哭哭啼啼表示自己一定要跟顾维钧在一起。唐绍仪不同意,她就要出家,不过唐绍仪没有搭理她。唐绍仪的女儿看到什么办法都没用,因此直接跟唐绍仪表示,如果唐绍仪不同意自己和顾维钧在一起,那么她就去八大胡同当妓女。
大门就挂上“国务总理小姐”的牌匾。
这个时候正是唐绍仪刚刚担任内阁总理的时候。唐绍仪最后脸都绿了,只能是同意。
当时何丰林在上海,带兵直接去张衡山的家,让他们家写退婚信。毕竟唐绍仪的北洋军大将,或者说在北洋系统地位很高。那个时候的唐绍仪和袁世凯私交很好,当时更是担任内阁总理,行情见长的时候。何丰林当然要给唐绍仪撑腰。张衡山不写,何丰林就让自己的军队围了张衡山的家。表示如果他不写退婚信,自己的官就做不下去。自己的官做不下去,自己就要跟张衡山拼命。可是张衡山是老派读书人,就算死也不要做这样耻辱的事情。
最后是顾维钧的未婚妻张润娥同意退婚,何丰林才带兵回去。张衡山当时长叹一声:“我只会看相,不会看心。”。不久便抑郁而死。张润娥万念俱灰长斋念佛,在陆家观音堂落了发,真正的出家。
何丰林把退婚书专人送到北京后,不到一个月,于1913年顾维钧与唐宝玥便在北京饭店举行规模宏大的婚礼。
虽然结婚。
但很多人都非常诟病顾维钧,认为就是当代陈世美。毕竟当年顾维钧能够混到外交部,在外交部步步高升和张衡山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可是攀上了唐绍仪的女儿之后,就逼迫张家退婚。因此对他的抨击非常多。唐绍仪也觉得脸面上过不去,看到别人总是觉得在说这件事情。所以在他们结婚之后没多久,就派他去美国担任驻美公使。
本来这一次顾维钧能够回来担任外交部副部长,唐绍仪是比较高兴的。
唐绍仪目前虽然是副总理,担任上海市长,但唐绍仪的年龄也大了。今年已经是六十一岁,估计担任这一届之后就到了退休的年龄。就算不退休,也只能是去养老。
因此非常希望顾维钧能够接班。
顾维钧才三十五岁,一旦担任外交部部长。在这个位置干个十年左右,到时候才四十五岁,还不到五十岁。完全可以跟陆征祥、颜惠庆他们一样,从外交部进入政府更高级的职位。
可是这一次却被张学文打发到了国联。
国联是什么东西。
国家根本不重视。顾维钧虽然继续挂着副部长的名义,但却失去了当选部长的可能。这让唐绍仪岂能不生气。
“岳父,从人道主义的角度……”
“狗屁。”
唐绍仪是读书人,很少生气,或者是甚少骂人。但这一次是真的生气。面对自己的女婿直接爆了粗口。
“你是在美国读书的。我问你,美国如何?他是不是比我们更加讲究人道主义?”
“是。”
“我看你也不用去国联了。你就在家看孩子吧。”
“岳父。”
顾维钧不知道自己说错什么,为什么平常对自己爱护有加的唐绍仪这样。唐绍仪看着顾维钧冷哼道:“美国讲人道主义?你一个外交部副部长难道不知道美国的‘排华法案’?难道不知道美国主流社会是怎么对待黑人的?我看你是在美国上流社会呆久了,完全不知道美国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你担任驻美公使,就没有抽空去看看唐人街的情况?”
“我现在都怀疑你这个外交部副部长是怎么上去的,狗屁不懂。难道你不知道现在我们和日本在打仗,我们前线的战士为了保家卫国献出宝贵的生命。现在是国家最重要的时刻,过去了我们国家就能够重现历史上的荣光。你一个外交部副部长,不去努力为国家争取利益,反而想去左右国家政策。”
“现在正是你们外交部大展拳脚,收回那些主权的时刻。你只要参与论公是为国尽忠,论私就是为自己积累政绩。可是你看看你干的这些事情。怎么,是希望别人赞扬你一句以德报怨,赞扬你一句为人典范。”
唐绍仪突突的臭骂了一顿顾维钧。
不由得唐绍仪不生气。
本来让顾维钧成为外交部副部长,这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信号。颜惠庆要升官,留下的位置要么是顾维钧,要么就是王正廷。
张学文喜欢王正廷,大家都知道。
但张学文没有召回王正廷,是很明显的信号。可惜顾维钧上书要求中国停战,还要求政府组织帮助日本赈灾,一下就惹怒了上面。
“可是,岳父。我认为两件事情可以分开来看。”
“分开,分开,这怎么可能分得开。这一次和日本大打出手,政府是有步骤的从日本手中拿回远东的权益,还要打击日本。现在你们把舆论弄的这么大,让政府怎么下台。好像你们都是好人,政府就是坏人一样。政府只要不帮助日本的赈灾,就理亏一样。你们这样逼迫政府,张学文没把你撸下去,你就应该感谢。”
唐绍仪走来走去。
突然道:“少跟那帮书生一唱一和的,都是一群在政治上失意的人。你不要忘记你是政府官员。知不知道自古以来绑架舆论来逼迫政府的都是什么人,都是一群大儒。对于他们政府或许容忍,或许不去计较,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在野的书生,掀不起大浪来。但任何一个政府官员想要绑架舆论,那么都只有一个下场。你应该知道。”
“岳父,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用舆论绑架政府决策。”
顾维钧很冤枉的道。
顾维钧可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你没想过,但现实却是如此。看看这些报纸,都在呼吁政府停止战争,支援日本的救灾。他们这群读书人懂个屁,读书读傻了。东郭先生的故事,你上学的时候没有读过。你们难道不知道现在是一个好机会,本来政府有很好的机会。可是现在呢?现在你们让政府下不来台,反而打断了目前大好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