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看上了这一批免费劳力。
张学文无奈的摇摇头。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是二十一世纪,一旦出现这样的灾荒,那么政府就会补贴一大笔钱给这些灾民。但是现在的中国政府可没有那么多钱,能够拨出粮食救灾,已经是最大的能力范围。
以工代赈,用这种方法快速的在华北五省建立几个大工程也是非常好的办法。
张学文这么想,禹之谟也是如此。
两个人看着本来好好的赈灾大会,反而变成了各个部门抢夺劳力的大会。毕竟这一次受灾情况非常严重,初步估计灾民会有五千万人上下。
五千万。
按照目前中国人口的情况,五千万当中光是青壮年估计都有上千万。这是多好的一批劳动力,平常想用要给钱,现在只要给粮食就可以。
“静静,静静。”
张学文最后是拍了拍桌子,让大家冷静下来。
中央会议,一个个吵得成何体统。
“如何以工代赈,重点打造几个项目,这个要做一个规划。不过更重要的还是赈灾,如果这一次我们政府赈灾不力,那么我们都是罪人。”
张学文被他们吵得头疼。
看了看大家之后,张学文道:“为了这一次的赈灾,我拟定成立临时赈灾委员会。禹总理挂名担任主任,刘复基和蔡济民担任副主任。全权负责此次赈灾事宜。”
灾害很大。
但只要国家有粮食,举措顺利,那么这种事情问题不大。
远比洪水来说好很多。
因此张学文准备把事情交给刘复基和蔡济民,禹之谟只是挂一个名字。好能够调节一下。
“张孝准,张其锽。你们军部要随时待命,华北的部队全部进入一级备战。赈灾的时候如果需要部队的帮忙,军队要做好随时支援的准备。”
“是。”
“仲文兄,这一次的赈灾情况你们监察部门要时时刻刻盯着,所有的赈灾款项都必须要经过审核。任何人敢在赈灾款上动手,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从重处理。这没什么可商量的。”
“好。”
张学文最后还是要进行布置。
其实这样的事情,每一次都在考验政府的反应能力。也在锻炼政府的施政能力,也在完善政府很多不足的方面。而且有了一次经验之后,慢慢的这种赈灾就会成为一个制度,以后只要按照模式反应就可以。
“雪生兄,立马号召我们人民党基层党员,这个时候一定要发挥作用。帮助各级政府安定当地的民心,让大家不要出现慌乱。”
“明白。”
李根源是负责党务的副总统。
“王部长。”
“是。”
谭人凤推荐王正雅,张学文也认为王正雅不错。虽然他是一个旧官僚,对于革命也不热情。但能力上没什么可说的。担任四川省长的时候,四川的工业、农业各方面的发展都非常不错。
“从现在开始,任何人在灾区散播谣言、迷惑人心,都以扰乱国家秩序的罪名抓起来。以后交给法院进行审判。”
“是。”
“好。各位,这是我们政府第一次面临这样大的自然灾害。大家同心协力,让我们度过这个难关。”
…………
“仲文兄,我们还要出口一批粮食,你认为足够吗?”
所有人都离开之后,张学文和禹之谟留下了刘静庵。中国国内赈灾需要粮食,但是中国目前还有一大堆的出口订单,以及出口粮食的合同。
一个农业国的悲剧。
中国无法和英美法一样出口工业品,因此只能是出口粮食、资源来获取外汇。当然中国也有出口比较好的,那就是茶。在目前中国出口当中,茶占据的份额很大。
为中国挣来了大量的外汇。
不过粮食出口也是很重要。包括捷克斯洛伐克,以及苏俄的远东地区,目前都和中国政府签有粮食出口的协议。他们目前都是需要粮食来度过难关。
而中国则是用粮食,跟他们要急需的其他方面的东西。包括技术方面、外交方面等等。
“那就要看出口规模。”
“不会比欧战时候的量大。”
欧战的时候,才是中国粮食出口的巅峰。特别是面粉的出口,当时是非常多的。现在欧战结束,欧洲对于面粉的需求已经是减少很多。
捷克斯洛伐克、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都不是很多。并不需要太大量的出口。
“那就没有问题。”
刘静庵很自信。
其实中国粮食总产量虽然有增加,但是现在中国不太缺少粮食,是因为国家强制性的收购粮食,取消了粮食买卖的原因。以前比较大的一个原因是少数人占了太多的粮食,而且还有粮商故意囤积粮食抬高价格,导致看起来粮食不足。
中国的很多粮荒,并不是因为缺少粮食引起的。而是因为分配不均引起的。人一旦恐慌,就会出现囤积的欲望。到时候很多人就开始囤积粮食,导致粮价飞涨,才会造成粮荒。
但目前来说,因为国家严格控制粮食,所以并没有粮荒的基础。而且国家的储备粮食还是足够的。
“那就太好了。”
张学文总算是松了口气。
看起来这些年的积累还是不错。老天对于中国还不错,给了七八年的风调雨顺。
“稽亭兄,就给库伦发电报,表示我们能够提供粮食。”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