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盟会几次对光复会下杀手,陶成章、陶骏保都死于非命。如果追究起来,会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释。也包括张学文当初吞并光复会和文学社,排斥蔡锷、孙武等等。往细说的话,大家都不干净。
反而会造成其他的问题。
“把所有人的功劳都提及,一些不应该提及的东西就算了。稽亭兄,我有一个想法。这一次看到克强公的样子,我认为应该如此。”
“什么想法?”
“我们建立一个人民英雄纪念碑。从鸦片战争开始,多少人为了保家卫国牺牲性命。这里面有满清官兵,也有民间自发的。而为了共和,又有多少人献出生命。他们就是英雄,我们应该纪念他们。”
“应该如此,应该如此。”
禹之谟点点头。
辛亥革命。
离辛亥革命才第七年,但已经有不少辛亥年间叱咤风云的人物离开了人世。包括光复会的陶成章、林述庆、陶骏保,还有同盟会的宋教仁,以及汉口保卫战的总司令蔡锷。
现在黄兴也要离去。
两个人一瞬间陷入了沉思当中。一个又一个老朋友的离去,让两个人很伤感。伤感的是他们都很年轻,本不该这么早就去世。
可是都走了。
“走吧。克强公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国家的强盛。我们做好工作,是他最希望的。国家越是强盛,他们会越高兴。”
“嗯。”
禹之谟心情很难受。
和张学文不同,黄兴和禹之谟的关系非常好。他们两个人认识二十多年,一直以来交情很深。他已经从医生口中知道,黄兴很难挺过几天时间。估计也就在这两三天。
这一次没能和黄兴说上话,禹之谟很遗憾,很难受。
“对了,子清。克强的后事怎么处理?”
黄兴不是普通人。
这是革命党二把手,辛亥革命之前一直是“孙黄”并称,是全国知名的革命党领袖。目前政府高层当中,有很多黄兴的挚友和以前的战友,还有他的属下。
他的去世,绝对会是大事情。
是轰动全国的大事情。
“等总理吧。给总理发加急电报,告诉他克强公病危的消息。克强公的后事也应该是总理来负责和处理。我相信克强公也希望如此。”
本来以黄兴的地位是国家出面,弄一个治丧委员会。
可是张学文想了想,还是等孙中山最好。估计黄兴也希望,自己的后事让孙中山这位搭档主持。不然也不会在最后时刻,也跟张学文提起孙中山的问题。
“好。”
…………
“克强,克强。”
日本东京。
退出政治圈之后,孙中山并没有留在中国,而是一直都在这里。看着国内的电报,孙中山的手有些发抖。孙中山革命多年,从早年的陈少白开始,有很多左膀右臂。
但从来没有和黄兴一样有实力、有干劲的人。
黄兴。
这是同盟会成立的基础,孙中山和黄兴的联合,才促成了同盟会的出现。黄兴不是孙中山的嫡系,但一直是最支持孙中山的人。
两个人有私人交情?
不好说。
两个人有过争吵,有过分歧。为党旗的问题、为辛亥革命的问题、为二次革命的问题等等,炒的非常厉害。
关系也是疏远不少。
但是当真正看到黄兴病危的消息,孙中山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心情。
只是突然感觉空荡荡。
闭上眼睛叹了口气,道:“买票,回国。希望能够见见克强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