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抢米风波,我在日本也听说过。”
范旭东也是湖南人。
长沙抢米风波当年非常轰动,范旭东当然也知道。虽然他当时在日本上学。
“因此粮食问题是最重要的。既然现在有人工化肥这样可以增加产量的东西,我们怎么能够不去抓住。你是专家,所以我才想问问你。我们国家目前有没有可能在这方面有发展。”
这一下范旭东不敢随意的说话
因为范旭东明白,张学文这是问国家决策。自己一句话,会对于张学文的决策带来很多影响。范旭东想了想道:“总统,我认为国家不应该投入巨资在这里进行研究。”
“为什么?”
“因为我们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国家有很多学习化学的人,但是我们要是自己开始研究合成氨的技术,还是太晚,而且不合算。虽然外国对于这些新东西防着我们,但是只要我们想办法,还是可以从国外引进这个技术的。这个比我们自己投入研究划算很多。”
张学文沉默。
“总统,我们在工业基础上差别的国家不是一星半点。几乎所有的基础工业上,我们都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强国。如果我们每个行业都要自己的人慢慢的研究和发展,那么时间太久,而且会被他们继续拉开差距。总统,很多技术我们应该大胆的引进。就如合成氨,我们现在研究太慢,而西方强国技术已经比较完善。而且也可以直接引进他们制造合成氨的设备,或者是引进他们的技术。然后让我们的技术人员慢慢的消化,让他变成我们的技术。”
听着范旭东的话,张学文叹口气。
是啊。
中国的工业基础太弱,而且不是一个两个部门的弱,而是整个工业都弱。几乎是每个行业都比西方国家差了一大截。甚至有些行业在中国是空白,但是西方国家却已经成为一个产业。
中国想要用自己的力量,把这些差距一一填补,简直是天方夜谭。
“总统……”
“明俊兄,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就算我们能够拿到合成氨的资料或者是他们的机器,你也应该让我有人使唤。让他们去破解这些东西,来建立我们的化肥工业。”
现在听起来,范旭东的话真的很不错。
很多东西,现在的中国只能是拿来主义。然后让国内的技术人员破解,最后变成自己的技术。现在机械制造进行仿制,其实就是这个过程。
自己造不出来,就只能是模仿别人的,学习别人的技术。
山寨是一个好东西。
别人可能研究几十年才有的技术,如果是山寨可能只需要几年时间就可以造出来。十来年就能够吃透别人几十年的技术,缩短和别人的技术差距。
目前来说,世界各国虽然对于重要的技术保密,但是也有很多技术,只要你有钱是可以引进的。
“的确有几个人可以推荐。”
“说说。”
范旭东就是目前中国化学工业的一个旗帜。他提议创办的中国化学社,可是云集了中国目前化学最顶尖的人物。他肯定认识很多学习化学的大牛。就算能够从国外引进合成氨技术,引进一些机器,没有技术人员就无法消化这些技术。
如果无法消化这些技术,中国的化肥工业就不可能发展。
“有当年从清华大学去美国留学的人才,当年是轰动整个清华大学。因为他十门功课拿到了一千分,门门都是一百分。他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今年已经是拿到了学士学位,再入普拉特专科学院学习制革。在美国制革行业名气不小。我和他通过信,聊过一些问题,此人未来绝对是中国化学界的领军人物。”
“哦,如此厉害。此人是谁?”
被范旭东认为是未来中国化学界的领军人物,这样的评价实在是太高。有几个人能够有这样的评价。
“此人是福建人,叫侯德榜。”
“侯德榜?”
张学文惊喜。
谁不知道侯德榜是谁。这可是着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历史上近代中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
可是能够进入中国教科书的人物。
“他现在能够回国?”
“这个不是很确定。因为他现在还在学习当中。而且听闻参与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
“好。我会派人和他联系的。然后问问他的意思。还有呢?”
“方液仙。”
“此人是……”
“总统,你可听说了‘三星’牌蚊香。”
“当然。”
三星牌蚊香,还有三星牌牙粉、雪花膏、生发油、花露水。算是目前国产生活用品当中名气最大的一个。目前的中国市场上唯一能够和外国品牌相抗衡的人物。张学文家现在用的也是三星牌的。
“他的老板就是方液仙。他本人没有上过大学,在上中学的时候,拜公共租界工部局化验师、德国人窦伯烈为师,学习化学。十八岁的时候就出来创业,成立了三星这个品牌。此人非常年轻,今年才二十四岁。但是此人经验丰富,而且非常好学。培养好了,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好,我知道了。”
十八岁出来创立三星品牌,还是一个野路子出身。
能力不错。
的确是一个值得培养的对象。只是他有自己的公司,而且这家公司的发展还不错。这就有一些难办。
“还有一个人,叫吴蕴初。此人是一个天才,15岁时考入陆军部上海兵工学堂半工半读学化学。因为他的成绩非常出色,当时教他的德国老师杜博,非常欣赏他。二十岁就在上海制造局工作,同时在杜博所办上海化验室做一些化验工作。杜博,总统可能不认识。不过此人曾经参与汉阳兵工厂、金陵兵工厂的技术指导,还是相当有名气的。”
“吴蕴初,这个人我知道。”
说吴蕴初,张学文立马接话。然后道:“他在汉阳兵工厂工作,是喻培伦的得意助手。不仅试制矽砖和锰砖获成功,而且利用兵工厂的废料以电解法生产氯酸钾大获成功。前些日子我才刚刚看到汉阳兵工厂申请对于他的嘉奖报告。”
“是,就是他。”
范旭东点点头,道:“此人是化学社的成员之一。我跟他聊过,此人是天才,很多东西都能够举一反三。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化学教育,所以在一些理论问题上很是缺乏。但是此人动手能力很强,很多理论一学即会。重要的是,此人才二十六岁。”
“都是人才。”
“是。总统,现在我们国家的化学人才极其缺乏。而未来的世界,化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与他的重化工业的发展有关。现在世界上的那些强国,无一不是重化工业的强国。所以每一个化学人才都是宝贵的。”
是啊。
重化工业。
这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一个国家的核心。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想要重新恢复往日的荣耀,重化工业是必须要发展的。
“总统,目前我们自己成立的化学社,有不少人,不过这三个人是我认为最有前途的。因此国家如果想要发展我们的合成氨技术,发展我们的化肥工业。这三个人绝对不能放过。”
张学文点点头。
范旭东敢于这样推荐,那就表明这三个人是他认为最有前途的。
“明俊兄,感谢你的帮助。”
“没有。我只是动动嘴皮而已。总统,我认为你要有心理准备。如合成氨这样的技术,我们中国的化学家要完全吃透,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我们的化肥工业想要有所成就,应该是需要十年、二十年这样的时间。”
“我有耐心。我知道我们落后很多,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来追赶西方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