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认为呢?”
胡仁源的报告来到了机械部,来到了何燏时的手中。何燏时一时之间也无法决定。何燏时虽然是机械部部长,但是也不能命令荣家兄弟。
首先第一机械厂当中,机械部只是占据百分之四十的股份。虽然荣家也只是占了百分之三十,但是其他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和荣家关系不错。
开一个董事会,说不定还真是干不过荣家。用其他的行政力量打压他们,自己好像也不够资格。
荣家是在中央高层都是挂了号的民族资本家。
因为他们是目前民族资本家当中实力最强的一支,或者说崛起速度最快的一支。他们每年支持中国教育的资金就有几十万,从辛亥革命开始到现在他们给中国教育基金投入的钱,就超过三百多万。
这样的一个家族,并不是可以随意支配的。
所以何燏时就把这个交给了张学文。说起来这样的事情不应该是交给张学文,毕竟张学文不能什么都管。不过因为第二机械厂,或者说机械制造这个行业是张学文非常关注的行业,所以何燏时就把报告递给了张学文。
且机械制造,这是中国政府未来必须要投入巨资的行业。
张学文只能是请禹之谟和张謇商量。
“既然放开了,我认为不应该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张謇开口,道:“我也关注过关于第一机械厂的事情。这个行业在国内目前是一片空白,我们的机器都是从国外引进。第一机械厂虽然成立才三年多的时间,但因为有国家的支持,技术力量还不算太差。普通的小机器都是能够生产的。趁着现在欧洲还在打仗,让第一机械厂占领这一片市场,是一个很不错的战略。别等到欧战结束,外国厂家挤压我们国产货的生存空间。”
张謇是做生意起家的,虽然年纪大了,而且已经是政府高官,但是做生意的眼光并没有消失。
第一机械厂。
可以说目前中国的几个制造公司,发展都非常不错。包括西南电机厂,随着中国对于电力需求越来越大。各地都开始进行电厂的筹备。
而目前中国的发电机,只有西南电机公司能够生产。
不然只能是从国外引进。当年中国引进发电机最多的就是德国货,因为德国的发电机质量相当不错,而且价格也不算很贵。
而现在大家第一选择都是西南电机厂的发电机。
第一,因为便宜,比美国和日本的便宜很多。第二就是质量虽然不如外国的,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生产发电机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因此利润非常多。
还有西南机车公司。随着中国铁路的大发展,对于火车的需要也是越来越大。西南机车公司作为目前中国唯一国产机车的公司,几年之内已经是卖出来八十多个机车,以及上千个车厢。
包括第一机械厂也是如此。
目前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虽然中国经济还不怎么样,但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这样的大国只要发展一点,那么所需要的资源、所需要的东西就非常多。
因此张謇是支持第一机械厂现在大力发展,别等到欧战结束,到时候会受到他们的冲击。
“我也认为应该如此。以后第一机械厂是第一机械厂,第二机械厂就是第二机械厂。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相似,但应该把两个厂子完全分开。”
禹之谟也是同意张謇的意见。
张学文点点头。
这样的具体事情,张学文本来是不想掺和的。只不过因为何燏时的报告来到张学文这里,张学文才问一句。禹之谟和张謇都同意,那么这件事情就这样。
不过张学文很快道:“可是第二机械厂的事情怎么办?他们也是因为缺少资金,才会把主意打到第一机械厂身上。”
现在的问题很多。
政府是靠着一战挣了不少钱,同样中国经济也在一战当中大力发展。但是因为要发展的地方太多,政府的这些财政收入根本就没有多余的。
像重启陇海铁路这样的铁路,那需要的资金是海量的。
第二机械厂,政府能够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可是第二机械厂是张学文准备大力发展的一个工厂,只不过目前太过缺乏资金,建设才会耽搁。
“我认为你对于第二机械厂的规划是有问题的。”
张謇毫不客气的指了出来,道:“我们的机械制造,可以说完全是从零开始的。因此政府不能指望成立几个机械厂,就赶上外国人,就能够都用上国产货,这是一种急躁的表现。子清,你现在就陷入了这样的急躁情绪当中。我们都很着急,都希望我们国家的机械制造能够赶上西方国家,可以不再依赖他们。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最起码未来十年,我们是不可能完全离开西方机器的使用。”
禹之谟在旁边笑了笑。
其实禹之谟早就发现了,张学文最近有些急躁。可是禹之谟不好直接说出来,但张謇却可以。因为张謇的身份足够,和张学文的关系也不差。
“你对于第二机械厂的要求太高,是一个根本难以完成的目标。我们应该要稳下心来,一步一步来。让我说的话,第二机械厂不要弄的什么都想生产。我看我们国家对于煤炭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几年之内对于煤炭的需求甚至会超过一亿吨也不一定。因此我们需要对于煤炭继续勘探,继续增加煤矿厂。会需要一大批的煤矿厂需要的机器。我们的煤矿企业可以率先国产化,我们的第二机械厂可以专门给煤矿厂提供机器。”
“如果这样,我们对于第二机械厂的投资是比较合理的。”
听着张謇当头棒喝,张学文有些回过神来。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