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听尹昌衡说郭松龄办法多,让潘文华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你尹昌衡已经是妖孽了好不好,很多想法潘文华想都没有想过。
如果郭松龄也是如此妖孽,这让自己怎么活。
不过想到自己的海军陆战队也有一个妖孽,在战术上天赋无限,就稍微有了一丝丝的安慰。看来回去找找自己的那位妖孽部下谈谈,看看他对于这些有什么样的看法。
…………
“哎呦呦,我的尹大司令。你说的这些可能是正确的,但不现实啊。”
秦国镛头疼。
尹昌衡此人干劲太足,而且想的太多。
作为陆军出身的空军司令,尹昌衡竟然频频跟武昌飞机制造厂的工程师见面,说一些自己的想法。说实话尹昌衡的很多想法,的确让巴玉藻他们也是非常新鲜。
因为从目前来说,飞机种类不是很多。
开始的时候,飞机出现在战场是当作一个侦察机,主要是作为侦查对方军队的布置。后来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两架飞机见面之后开始干架。
在高空中,直接掏出手枪就开始干架。
回去之后,这个人跟上面一说,上面就觉得可以在飞机上安装武器。因此机枪就搬到了飞机上,出现了战斗机。不过一战的时候战斗机还不能说是主流的。
目前最多的还是轰炸机。
飞机挂着炸弹,把炸弹扔下来,帮助陆军的进攻。
除了这些路上飞机之外,就是水上飞机。因为目前陆上飞机跑道有限,所以发展了水上飞机。
也就是这么几个。
可是尹昌衡脑袋当中,什么样的想法都有。而巴玉藻这些飞机工程师每次和尹昌衡谈完之后,竟然是认认真真的做笔记,然后还进行一些讨论交流。
这让秦国镛哭笑不得。
你尹昌衡一个对于空军本来狗屁不懂,对于飞机制造更是狗屁不懂的,天天过来跟自己的飞机工程师谈技术问题,谈飞机发展的问题,这不是搞笑。
更搞笑的是,巴玉藻这些专业飞机工程师,竟然对于尹昌衡说的很多内容都非常感兴趣。
也不知道是尹昌衡疯了,还是巴玉藻他们疯了。
“秦校长,我也没有要求我们的飞机制造厂,现在就按照我的要求发展飞机。我只是给他们提一个意见,让他们考虑一下而已。”
“可是你这样会扰乱他们的思绪。”
“如果是那样真实抱歉。”
如果是几年前,尹昌衡才不会如此的态度。不过经历过这么多事情,尹昌衡的城府深了不少,也成熟了不少。然后道:“秦校长,现在这样不行啊。你看看汉阳兵工厂、太原兵工厂的发展。太原兵工厂成立也没多长时间,已经都开始生产大炮。我们飞机制造厂发展是不是太慢。”
听到尹昌衡的话,秦国镛忍不住发怒道:“那是因为他们有基础。汉阳兵工厂成立都多少年,满清时代他们的汉阳造就已经装备南方新军,甚至也生产过大炮。他们的技术力量、技术储备都很强。加上大总统当西南巡阅使的时候,全力支持汉阳兵工厂,把很多优秀的技术人员都送到汉阳兵工厂。现在的汉阳兵工厂更是把西南原来的重要兵工厂都合并在一起。太原兵工厂也是如此,他们把北方地区的兵工厂都合并到太原,这方面我们怎么比。我们飞机制造厂成立才多长时间,技术力量就不足。”
“秦校长,你不要生气。”
尹昌衡表情依旧是笑呵呵的。
“就是如此。我们现在缺乏技术力量,因此我有一个想法,想跟秦校长商量一下。”
“尹司令,你说。”
“现在大家的经费都非常紧张。不过最近我有些想明白了。我们现在缺少的是飞机,因此你的学校是不是应该做一些调整。现在学校一年招收两百五十多人的飞行学员,我认为大可不必。因为你培养这么多飞行员,我们也没有足够的飞机。你看这样如何,从今年夏天开始,你们学校就招五十名学员。”
“那么剩下的名额呢?”
秦国镛皱了皱眉。
中国航空大学是一所军校,是隶属于军务部的大学,学生名额都是有限定的。你要是私自减了飞行学员,那么多出来的名额肯定是要用在其他地方。
“培养飞机工程师。和巴玉藻他们一起出去学习的那一批人,有很多都是学习机械的。我准备把他们都拉到我们空军,也让他们来航空大学当老师。这样一来航空大学一年最少七八百名的飞机工程师毕业生,这还是少的。我跟上面多要一些名额,一年最少要有千人的飞机制造工程师毕业生。只有足够的工程师团队,我们的飞机才能够迅速的发展,我们的航空工业才能够有更大的发展。”
当有很多想法,但是因为现实无法实施的时候,就是尹昌衡这样的苦恼。
尹昌衡对于空军发展有很多的想法。
可是中国的航空工业实在是太差,目前只有一个飞机制造厂,应付目前空军需要的飞机都很困难。根本就不可能让你的想法有付诸实施的可能。因为尹昌衡准备调整航空大学的组成。减少飞行员的培养,增加航空工程师的培养。
虽然航空大学并不是隶属于尹昌衡的,但航空大学未来的服务对象就是空军。因此尹昌衡作为空军司令是有足够的发言权。
“其实1915年开始,国家也已经分批让不少学生去英国和美国留学,学习飞机制造。不过他们要回国,可能是要到1919年、1920年左右。”
随着国家的稳定,中国往世界派留学生的规模是一涨再涨。
目前国家公费留学的留学生数目,一年已经是有两千七百多人。加上一些通过国家部门的关系,半公费半自费的学生也有两三千人,以及完全自费的学生也很多。
不过这一批人想要回国,那么最少也是1919年之后的事情。
“那点人远远不够。他们只要一回国,其他所有部门都会疯抢。我们根本就抢不到几个,还不如我们踏踏实实自己培养。到1919年或者1920年的时候,我们自己都培养了几千的工程师。有了这一批技术人员,我们的飞机制造厂就能够有一个质的飞跃。”
“这样会不会耽误飞行员的培养?”
“不会的。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已经有两百多人,加上现在学习的、每年五十的名额,到了1920年的时候我们培养的飞行员已经有大约五百人上下。足够组成四五个飞行团,不会耽搁空军的发展。而且飞行员的培养,并不是只有学校。我们军队也可以培养飞行员,而且质量不会比你们学校差。”
秦国镛点点头。
现在的空军就是陆军变得。以尹昌衡的资历,完全可以从陆军拉走不少出色的军人。然后让他们在空军接受一些训练,慢慢的培养飞行员。
到时候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并不会比学校培养的飞行员差。
“尹司令都这么说了,那么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要你能够说服军务部调整我们的科目,那么学校不会有问题。巴玉藻他们也能够抽时间过来代课。一年培养千名以上的飞机工程师,如果真能够成功,的确是很好的事情。”
“谢秦校长的支持。”
“都是为了中国的空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