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朝先生,你可要注意身体。”
边疆问题。
陆征祥说的最好,那就是趁着现在解决边疆问题是最合适的时候。其他人不是很清楚,张学文可是知道。1918年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才会结束。
1919年的时候,就是协约国开始瓜分胜利果实,要开始巴黎和会。
当然这个时候的欧洲强国,包括美国他们依旧是没空搭理中国。因为在俄罗斯发生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1917年也就是今年,俄罗斯将会发生十月革命。
轰动全世界。
俄罗斯的革命,本身就让欧洲和美国都不满意。更不满意的是俄罗斯在发生十月革命之后,就跟同盟国签署协议,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因此协约国本来就不喜欢俄罗斯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又有了这样的事情,因此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俄罗斯的身上。
不仅仅是要援助俄罗斯国内的反抗势力,还要亲自带兵过去干涉俄罗斯的革命。
等到俄罗斯的问题解决,那就要到1920年或者是1921年的时候。俄罗斯一直到这个时候才稳定国内局面,而协约国也会退出干涉俄罗斯的革命。到了那个时候,欧美国家才有机会真正把精力重新放到远东,重新关注中国的事情。
也就是说,中国还有四五年的发展黄金期。
可是四五年看起来时间很长,但要真的说起来四五年也很短。对于一个中国这样的大国,四五年时间能够发展很多,但也不可能发展到可以完全无视世界列强的地步。四五年的发展,也顶多能够让中国有更多的自保之力而已。
想要达到无视世界列强的地步,中国最少要发展二十年时间才可以。
四五年。
因此张学文的心中比较迫切。以英国这个搅屎棍的行为,还有俄罗斯包括后来苏联的野心来说,中国的边疆绝对是不稳定。等到他们稳定局面,到时候一定会干涉中国的边疆,会扶持那些边疆的分裂势力。
因此张学文必须要在他们回过神之前,牢牢地控制中国的边疆。把中国的边疆和祖国牢牢地绑在一起。
而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最好的办法除了剪除那些分裂势力之外,就是增加内陆地区和边疆的联系。而增加联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运输能力。只有运输能力的增加,才能够保证军队的后勤。保证军队的后勤,才能够保住中央政府在边疆地区军事威慑能力,才能够真正的杜绝分裂。
满清没有办法,但不代表张学文的新政府没有办法。
铁路。
这是最好的办法。
铁路的运输能力,相比起古代靠着骡马运输来说,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差别。要想牢牢地控制边疆,就必须要在边疆地区修筑铁路。
因此张学文开了一个小范围之内的铁路会议。
看到詹天佑的时候,张学文是很自然的站起来。目前中央很多大员,张学文也不会如此热情的接待。但是对于詹天佑,张学文是发自内心的崇拜。
这种崇拜,也和张学文的前世有关系。
因为张学文上学的时候,就听着詹天佑的故事长大的。
詹天佑老了。
只能是这么说。詹天佑的年纪已经不小,但其实也不是很大,詹天佑今年是五十五岁。可是为了中国的铁路到处奔波,身体情况并不是很良好。
“没事。我这个身体还能活二十年,我要看到中国铁路全国开花的局面。”
詹天佑无所谓的摆摆手。
高兴。
真的很高兴。自从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铁路发展让詹天佑非常高兴,每天都处于兴奋之中。其实辛亥革命之后,中国铁路的发展速度,并不比满清那个时候快多少。
一年也就比满清多了几百公里而已。
但詹天佑为什么高兴。
是因为满清修的铁路,当中有一半都是外国人修的。修完之后,铁路沿线都是外国人的军队,火车内部则是外国的警察。这些铁路权利都是外国控制。
外国靠着铁路,把他们的势力渗进铁路沿线的各个地方。
满清自己修的铁路,只有五千公里左右。而且这里面还有不少是中外合资的,有外国人的股份。完全是满清自己修的,那就少得可怜。
可是辛亥革命之后完全不同。
目前修的每一条铁路都是中国人修的,百分之八十都是中央政府出钱修的。包括詹天佑非常自豪的川汉铁路、粤汉铁路,正在修最后的京伦铁路,也就是北京到库伦的铁路。这几条铁路,加上津浦铁路、京汉铁路,以及京哈铁路,让中国从南到北可以有主干线。以后的很多铁路,只是对他们的补充而已。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是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修的。
全是中国自己的铁路,权利也都是中国人自己掌握。
这才是詹天佑最高兴的。詹天佑从事铁路工程这么多年,这几年是他最兴奋、最高兴的几天。因此虽然身体劳累,但詹天佑的精神是亢奋的,每天都超负荷的工作。
詹天佑目前是中国铁道部的总工程师,参与制定全国铁路发展计划。同样他还是教育部成立的中国铁道大学的校长,为培养中国铁路人才努力。
“达朝先生,国家的铁路发展还离不开先生的指导。你要是把身体累垮了,那不仅仅是你的事情,也是国家的损失。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国家的铁路建设考虑。”
张学文是真的希望詹天佑能够身体健康。
现阶段找一个詹天佑这样出色的铁路专家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现在中国铁路工程师,有一半都是詹天佑的学生。
“总统,你说的太对了。我跟达朝先生几次这么说过,但他都听不进去。”
梁士诒接话。
“那就要批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