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大专、中专,朱尔典想想都可怕。
一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受到教育的人走出社会,参加中国的建设。中国的潜力该有多大。中国这样的大国,他的潜力是惊人的。
朱尔典看着每年都在增长的数据,甚至能够看到未来中国的强大。朱尔典手中还有中国教育部1917年年初公布的教育计划。
1917年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大学要超过一百所,隶属于军队的大学就有十来所,以及继续增加大专和中专。计划1917年大学、大专、中专的招生人数会有十五万人。
看看这个发展速度。
可是朱尔典的报告,英国国内没有人关注。
他们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欧战当中。中国?那不就是一个脑袋后面拖着长长辫子的垃圾国家。他们能有什么发展。
“公使先生,我们的要求没有什么过分的部分。既然协约国希望我们参加协约国,那表明我们和协约国即将要成为盟友,成为最好的朋友,不是吗?”
“当然。”
“那就对了。我们认为,既然我们和协约国要成为最好的朋友,那么协约国公民的人身安全,我们自然会保证。不需要你们专门派军警保护。难道不是吗?”
陆征祥笑眯眯的说话。
说实话,对于陆征祥这样的读书人来说,让外国军队驻扎在中国就是一个大耻辱。甚至有些时候,陆征祥睡觉当中都会惊醒。
感觉对不起祖宗。
这几年算是陆征祥十几年的外交生涯当中,最舒心的几年时间。
“还有,我们既然是盟友,那么铁路安全也不用担心,我们的军警一定会保护好的。现在我们政府在整理全国的电台和邮局,统一合并到邮电部。你们以后想要用电台、邮局,可以用我们的邮电部。”
陆征祥一口一个盟友,一口一个好朋友,让朱尔典都要吐了。
狗屁朋友,狗屁盟友。
不过就是为了利益暂时的合作在一起而已。
但朱尔典不好直接反对。
因此想了很久之后,道:“总理先生,你的这些条件我们会一一审核,然后给你一个答复的。”
拖。
朱尔典只是想到了这个。
目前的情况是除非欧战结束,不然英国在远东地区的实力非常有限。如果是以前那个唯唯诺诺的满清,他们可以吓唬。但是面对日益强势的中国政府,那些所谓的恐吓完全不起作用。
因此朱尔典只能是拖。
看看这一次西线战场的结果再说。
“公使先生,我希望在这段时间约束好协约国各国在华的行为。因为我们政府已经下达命令,没有政府的批准,任何外国的军舰和商船都不许在长江出现。任何人在中国触犯法律,我们都会按照中国法律进行审判。从现在开始,一个月之内不在中国政府登记的教会,全都取缔。”
听着陆征祥的话,朱尔典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这哪里是谈判。
完全是过来下最后通牒的。虽然名义上还保留一大堆的权利,但是中国用自己的方法,把这些权利剥夺干净。
该死的。
中国政府胆子越来越大。
是。
英国目前是深陷欧战,但依旧是世界第一强国。你中国算个屁,真把自己当成是可以和英国平起平坐的。这帮黄皮猴子,不给他们一点厉害他们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欧战,欧战。
该死的德国佬。
要不是你们,怎么会出现这么多事情。
“总理先生,这些可都是我们和贵国政府签订的合约。白纸黑字,你们怎么能够随意更改。”
这一次朱尔典是真的着急。
当年大家进入中国,从中国拿到这些权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三言两语,就被中国打发,自己怎么跟国内交代。
“合约?朱尔典先生,这些合约怎么来的,你应该很清楚。我们政府愿意承认这些合约,已经是非常有信义的。不过我们认为这些合约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所以想改一改合约,好像也是很正当的。所以我们才跟你谈不是吗?”
“哼。”
朱尔典有些悲哀。
自己作为大英帝国的大使,当年在远东地区是真正的呼风唤雨。中国、日本这些国家的元首,面对朱尔典都是恭恭敬敬。
可惜这两年,张学文这个中国大总统,都没时间搭理朱尔典。
朱尔典能够见到的最高级别的官员就是陆征祥。而现在见到陆征祥的机会也是越来越少,都是唐绍仪出面。这让朱尔典感到一种羞辱。
大英帝国还没有完蛋,只不过陷在欧战而已。
大英帝国的实力,还是能够轻松碾压中国。你们中国竟然这么不知道天高地厚。等着,等着英国回到远东,再让你们好看。因此朱尔典站起来,道:“总理先生,我希望中英两国能够世代友好。”
“这也是我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