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报纸吗?这简直就是低俗的下流小说。有事说事,有新闻就报道,这算是怎么一回事情。”
张学文用力的把报纸直接摔在地上,然后道:“仙霞兄,你的宣传部是怎么管理全国媒体的。这是一个报纸吗?让人看到了,简直是笑掉大牙。”
“这样的事情必须要管。”
徐宗汉非常生气。
“就是。”
妇联代表来了一堆,唐群英、何香凝、陈竹君他们都来到会议场所。
“言论自由,我们在……”
宁调元刚说张学文就摆摆手,道:“自由,自由,不是毫无节制的自由。自由是相对的,从来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自由必须是法律框架之内的自由。报纸,报纸是什么。他的自由是言论自由,是说真话的自由。而不是写这种乱七八糟的自由。造谣的、抹黑别人的、攻击别人的,这些不是自由,不在保护范围。”
“你们宣传部应该是制定出媒体规则。要审查一下报纸媒体的资质,看看他们有没有资格发行报纸。然后也要定期的检查一下,怎么能让这样污秽的东西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报纸上。简直是乱弹琴。”
张学文和宁调元两个人相处十多年,一直都是配合默契。
但这一次张学文是真的生气。
不是一般的生气。
言论自由,不是让这些报纸瞎扯淡的。这哪里是报纸,完全是写黄色小说的。这份号称是“中国新闻报”,名字写的相当牛气。
但里面的内容低俗不堪。
“希陶姐,官司打的如何了?”
“法官认为是此案是姘居性质,既无合约文件,又没有生男育女,双方随时可以分手,和正式夫妻的关系完全不同。案子撤销,不予受理。”
“哼。浪荡子弟,无情无义。”
张学文冷哼一声。
报纸之所以这么热闹,是跟一件事情有关。那就是辛亥革命的时候风云一时的沈佩贞状告魏肇文“赖婚”,引起了这场风波。
沈佩贞在辛亥革命之后也是政治圈炙手可热的人物。
和其他同盟会女将投奔人民党不同,沈佩贞则是选择投奔袁世凯。他希望袁世凯这个大总统能够实行男女平等。当时的沈佩贞在北京可谓是风云一时。
她在自己的名片上写上“大总统门生沈佩贞”,旁边写着“原籍黄陂,寄籍香山,现籍项城”。这是有典故的,因为沈佩贞曾经在北洋学堂念书,而北洋学堂就是袁世凯创办的,所以沈佩贞直接表示自己就是袁世凯的学生。
而旁白的意思更简单。
沈佩贞表示自己跟目前共和党理事长黎元洪是同籍同乡,又是在孙中山的祖籍香山长大,目前则是生活在袁世凯的故乡。短短几句话,就跟一堆民国名人有了联系。
袁世凯看到这个名片之后,也是认可沈佩贞是自己的学生。任命她为总统府顾问,此后沈佩贞在北京可谓是风光无限。她拜九门提督江朝宗为干爹,奉段芝贵为叔父,行事越发肆无忌惮。
有一次命京城警厅冲进某豪门抓赌,抓到交通总长一名,参谋次长、财政次长各一名,关了一小时才放。可谓是毫无顾忌。
甚至有消息表示,沈佩贞要成为袁世凯的第十六房姨太太。
后来二次革命人民党胜利,沈佩贞并没有留在北京。因为很多人指责她叛变革命,和袁世凯的北洋军混在一起。这让性格刚烈的沈佩贞一怒之下就离开北京。
在上海很快就认识了一个人,那就是魏肇文。
魏肇文此人可不是一般人。
他是清末一品重臣,大名鼎鼎的魏光焘的第三子,从小就是才气纵横,少年才子。1902年的时候去日本留学,1905年加入同盟会。在湖南公子圈也是名气很大。
此人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和蔡锷是拜把子兄弟,华兴会成立的时候他是华兴会创始人之一,湖南士绅共同合作成立湖南图书馆的时候魏肇文是第一任的馆长。
孙中山、黄兴在日本的时候,也是不停的拉拢魏肇文。
这就是魏肇文。
后来国民党成立,他还是国民党湖南支部负责人,虽然此时的湖南在人民党的手中。而且魏肇文还是第一届众议院议员,今年才三十一岁。
翩翩美少。
沈佩贞是辛亥革命之后的革命女将,魏肇文是翩翩美少,两个人干材烈火就好上了。当时魏肇文还给沈佩贞一些定情信物,可是不到半年魏肇文就离开沈佩贞。
然后沈佩贞找他,魏肇文不搭理他。
所以才有了沈佩贞状告魏肇文“赖婚”。可是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事情,但因为两个人都是名人,所以轰动整个中国。所有的报纸都争相报道。
这个叫“中国新闻报”的报纸,不去报道这则新闻,反而是写了一大堆的下流文章。几乎把沈佩贞的故事写成了金瓶梅,甚至比金瓶梅还要露骨,跟后世写的黄色小说没什么两样。
这才是张学文生气的。
这可是报纸。
报纸能这么写吗?
“他们到底有没有结婚?或者说魏肇文到底有没有以结婚为目的,和人家好上的。”
“魏肇文写了求婚对联。”
张学文皱了皱眉。
沈佩贞,张学文甚至已经记不太清楚长什么样子。不过张学文还记得一点,那就是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非常惊艳,的确是非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