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教科书编的不错。”
张学文读了读小学的教科书,频频的点头。
这段时间张学文把一些事情都交给大家之后,一头扎进教育当中。北大的事情对于张学文的刺激太大,让张学文明白,教育真的是一个大问题。
他不是多建几个小学,多建几个中学,多进行扫盲就可以成功的。
教育的问题很大。
也非常严重。
今天熊希龄是拿着目前编好的小学教科书,到张学文这里。对于小学语文,很明显编书的这些人是用功的。然后看了看其他的小学教科书,觉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包括数学教科书,也是循序渐进。
整体来说还是不错。
“除了语文之外,这些数学什么的,我们都是翻译欧洲各国使用的小学教材。然后进行了一些整编工作。”
“不错,不错。外国人在现代教育上已经是比我们早了很多年,有些东西应该跟他们虚心学习。”
目前来说,虽然教育部开始进行中小学的规划,但中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材。有些教育发达的省份,他们在某个地区之内有他们使用的统一教材。
但整体来说,目前的中国中小学的教材都是学校安排的。
完全不一样。
什么样的都有。
这对于全国教育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张学文入主中央之后,立马就让教育部成立一个教材编写委员会,让他们从小学教材开始,进行编写。
今天总算是看到了小学的教材。
整体来说,张学文还是比较满意。
“今年还来得及吗?”
“如果努力一点,一些城市的学校应该是不会有问题。”
“那行。从本学期开始,就从城市的小学推广。不过有一点,我们推行新的教材不是为了挣钱。因此教材不能太贵,这样会让人骂我们的。”
教材。
只要是推广,那么肯定会挣钱。
而且因为是国家推广的教材,因此国家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国出版集团。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国家独立出资的出版集团,相反他是把中国目前已经有的好几个书店、出版社、报社这些合并之后成立的。
就如中国出版集团下辖的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本来就是在中国比较知名的书局和印书馆。这一次整体合并进入了中国出版集团。
因此中国出版集团的股份情况比较复杂。
中华书局成为目前国家指定的教科书出售书局,商务印书馆则成为了教科书唯一的印书馆。有了教科书的生意,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他们的发展会是一日千里。
毕竟教科书要印几百万册。
就算价格定的再低,他们也有利润。
“我明白。”
范源濂点点头。
范源濂从教育部长的位置离开之后,就担任中国出版集团的董事长。这不是国家直接任命,而是范源濂本来就非常合适。因为中华书局里面就有范源濂的股份。
加上范源濂是国家支持的人选,因此他本人得到的票数比较多。
“这个学期可能赶不上。但是下学期开始,所有的小学必须要用上我们新编写的教材。越是农村,在教材费用上更是需要一些优惠。”
统一全国的教材,这是教育改革的第一步。
只有统一的教材,未来才能够进行统一的考试,特别是统一的高考。因此统一教材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在教育改革出来之前,教材统一是一个基础。
“中学的教材也必须要尽快的编写出来。”
“好。”
张学文想了想,道:“秉三兄,周诒春提出让清华成为一个独立的大学,你没有批准?”
清华。
这个时候的清华还无法和北大、天津大学他们相比。现在只是一个留美预备学校。当时因为外汇价格波动的原因,所以“庚子赔款”多付了美国人。
后来清政府要求美国把多出来的钱还给中国政府,可是美国人没有同意。
最后是把多出来的部分拿出来成立了清华大学。
可以看出美国人的精明。明明是中国的钱,而且还是赔款多出来的部分,本来就应该是还给中国的钱。但他们不同意还给中国,然后以支援中国教育的名义,成立清华大学,拿到了一个好名声。连一百年后都有人认为,清华大学是美国人退还“庚子赔款”来创办大学,为中国培养人才。
其实哪里是退还的,明明就是属于中国自己的钱。
周诒春是目前清华大学的校长。
他希望清华大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大学,而不是现在这种尴尬的留美预备学校。看着其他的大学,如北大、天津大学都得到教育部重金拨款,发展是越来越快。
很多留学归来的教授,都是被北大、天津大学他们抢走。
而清华大学根本就捞不着。
周诒春心中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