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大广场。
从熊希龄那里回到北大之后,蔡元培在北大发表了他着名的“北大,再见”的演讲报告,轰动整个北大,轰动整个中国。蔡元培自身的名气很大,成为北大校长之后,他喊出的很多口号得到了北大师生的喜爱。
相比起何燏时和胡仁源他们两个校长和副校长,蔡元培更受师生的喜爱。因为何燏时性格比较激进,对于北大的改变很多,受到了巨大的非议。胡仁源的性格又是比较保守,对于治学非常严谨,而且对于思想的控制也比较严。
何燏时和胡仁源都是学习技术出身。
因此他们在北大的时候,对于学习抓的很严,并不是很关心思想的发展。甚至胡仁源并不是很喜欢一些新派思想。这让目前这个大变化时期的学生非常不满。认为他们压制思想的发展。
所以何燏时和胡仁源并不是很受北大学子的喜爱。
而蔡元培不同。
他是鼓励北大各种思想发展。
他认为思想的发展,才能够带动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够带动国家的发展。所以蔡元培虽然来到北大才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北大思想的发展还是很快的。
因此北大师生很喜欢蔡元培。
蔡元培公开演讲,吸引了很多的北大师生。
“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想要培养学问家之人格,想要让大学发展,需要的就是思想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才能够带来学术的自由。而学术的自由,才能带来大学真正的发展,也是我们办大学真正的目标。因此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一个国家大学发展是最重要的,因为他是一个国家培养人才最重要的一步。”
蔡元培每段话,都会得到师生巨大的欢呼声。
欢呼。
他们认为蔡元培说的非常正确,非常符合这些年轻学生的要求。经过了上千年的封建王朝之后,大家认为共和就是一个自由的空气。
没有自由,就不是共和。
他们喜欢蔡元培。
喜欢蔡元培这样的校长。
欢呼声不断。
“可是我们的政府,他们肆意的插手我们的大学教育,肆意的插手大学的发展。他们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干扰正常的大学办公,来随意的调整大学的学科。这是任何一个文明国家都不会出现的事情。只有在我们中国才能够出现的事情。”
政府。
可能有些人害怕,但是对于蔡元培这个地位的人来说,想说就说,他们才不会真的在乎。论革命经历,张学文都是他小辈。
当年光复会的陶成章、章太炎、秋瑾、徐锡麟他们都在的时候,蔡元培就是光复会的会长。
脾气很大。
特别是熊希龄的一些话,深深地刺激了他。国立北京大学是政府投资的,政府拨款的,你必须要听政府的话。这样的强制性,让蔡元培是最难以忍受。
蔡元培在德国留学多年,后来又在法国留学。
他心目当中的大学,就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开放的,而不是国家随意的插手干涉。就算这是国家教育部拨款的大学也不应该是如此。
“但我们的政府就是如此。就在昨天,教育部告诉我说,要么按照教育部的意思调整,要么就让我走人。我本人绝对不能继续担任不自由的大学校长。”
“我的同学们,我要走了,我要离开北京大学。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你们不能失去自由的一切。因为没有这个,就无法到达学术领域更高的位置。自由才是大学发展的根本。”
“我的同学们,你们的校长没有能力继续带着你们,也没有能力保护北京大学的一片净土,但我会一直祝福你们。”
轰动。
蔡元培在北大的演讲,轰动整个中国学界。在场的北大学子都是高呼“蔡校长不要走!”,“蔡校长留下来!”。
北大。
北大的学生是骄傲的。虽然目前中国还没有进行统一的高考,但目前的中国北大依旧是最好的大学。毕竟他可是从京师大学堂开始改变过来的。
后起之秀的大学虽然发展很快,但在名气上依旧是不如北大。
而且北大,成立京师大学堂的时候,北大有些类似于当年的国子监。因此北大学生考虑的就是不同,他们是敢说敢做的一群人。
“我们要蔡元培,不要教育部!”
“我们要自由!”
“蔡校长,不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