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先生,我们是带着诚意来的。我们只是认为山东的战事不应该继续下去,不是说我们中国已经认输。青岛是我们国家的领土,我们是中立国,已经开始和德国方面谈判。德国已经是原则上把青岛和胶济铁路还给中国政府管理。日本和青岛、山东没有丝毫的关系,我们中国没有丝毫理由把青岛交给日本管理。”
中国这边也是外交部部长亲自参与谈判。
唐绍仪和加藤高明算是老对手,彼此非常熟悉。
“至于赔款,这就更没有理由。是你们日军无理的闯入了我军的防线,来到了我们的山东。这一次战争,初步统计我们国家的财产损失达到四千多万,军费超过两千万,还有几万伤亡军人的抚恤,就需要花出去几千万。我们没有找日军赔偿这些损失,已经是宽宏大量。”
张学文对于唐绍仪的要求很简单。
这一次的事情,只要日军不占领山东,不要赔款,那么其他方面是可以有一些让步。但就是这一点完全不行。
因此唐绍仪是直接反驳。
“中国国内的反日情绪日益高涨,严重的影响我国商人的正当利益。我们要求中国政府压制一下反日行为,也要求中国政府赔付我国商人的损失。”
“只要日本退出山东,国内的反日情绪自然会消失。至于日本商人的损失,跟我们政府更是没有关系。我们中国人有权利买他们喜欢的东西。”
一上来,双方就已经唇枪舌剑。
谈了快两个小时,但没有任何的用处,因此只能是选择休会。
当然休会,并不是说就真的休息。相反这种谈判,除了在桌上谈判,大家还会利用各种关系给对方释放一下自己这边的想法。在桌下面,大家也会频繁的接触。
等到双方摸得差不多了,就开始重新谈判。
这就是过程。
…………
“总理,谈判进行的如何?”
“双方都有结束战争的意愿,只不过在条件上谈不拢而已。不过并没有原则性的分歧。”
张学文一直关注中日天津谈判。
因为张学文是真的撑不下去了。只要打仗,那真是花钱如流水。而且张学文不希望把无用的时间浪费在山东,浪费在和日本人的交锋当中。
“总理,告诉唐部长。我们可以给日本人扩大市场,给他们开放一些城市。这方面可以稍微让步。”
“好。”
日本这个外相是非常喜欢这个的。
他率领的宪政会,要的就是这个。那就是扩大日本商人在中国的生意,保护日本商人在中国的利益。相反他们是反对和中国出现太多的军事冲突。
扩大对日本的开放又如何。
未来一段时间,张学文要不停的利用民意,排斥日货在中国的占有率。
民意这种东西是很难控制的。
但如果利用好了,就能够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我们要尽快的解决山东的事情。和德国方面的谈判如何了?”
“他们愿意让出青岛,还有胶济铁路,以及德国人在山东的所有产业。但是他们要求,中国按照这些产业、以及他们建造胶济铁路、为了建设青岛投入的资本,折成现金交给他们。”
“哼。”
张学文冷笑。
“一群秋后的蚂蚱,也敢狮子大开口。要不是有我们,他的青岛早就被人家小日本给攻破了,还敢跟我们讨价还价。告诉德国人,我们现在一分钱都没有。但我们可以计算这部分钱,等到欧战结束给他们这笔钱。如果他们不愿意,那么我们只能是加入协约国,邀请英军、日军一起进攻青岛。如果同意把青岛完整的交给我们,那么我们中国保证他们的安全。”
虽然德国人保住了青岛,但和日军还是交手一个多月。
损失不小。
不仅仅是如此,德国在青岛就是瓮中之鳖。虽然有完善的公事,但是青岛里面什么都没有。如果德国人真的给张学文硬挺,那么张学文就真的发兵灭了青岛里面的德国人。
他们和日军交手两个月,手中的弹药也不多了。
“好。”
“总理,大胆的谈判。德国人是不可能胜利的,欧战之后,德国只能是战败国。趁此机会,连德国的租界都要收回来。”
德国是第一步。
德国在中国,本来就没有多少实力。而且远东地区是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甚至是俄罗斯的地盘。
唯独跟德国没有关系。
张学文准备先从德国这样在中国没什么实力的国家开始下手。至于英国、法国这些国家,反正一战还长着。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