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货!”
“保卫山东!”
学生,永远是最激进的团体。
随着日本人的要求被公开披露之后,整个中国大地都是陷入了躁动当中。辛亥革命,他可以说是中国民族主义的开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民族主义其实开始发芽,但发展的很慢很慢。但辛亥革命让民族主义思想发展的越来越快,甚至可以说越来越猛烈。
现在日本人如此的要求,让处于民族主义猛烈发展的中国人来说,完全是无法接受的。
全国各地的学生一个个都出来。
日货。
说起来中国的日货是很多的。
不说其他的,就说说精盐,目前中国市场上的精盐都是英国和日本的。还有糖,中国目前用的食用糖一大半都是英国人和日本人的。
长江流域这种情况最为明显。
因为长江流域是英国人的传统势力范围,日本又是英国的小弟,跟着英国人在长江流域卖很多日货。
还有其他一大堆的东西,都有日本商品的身影。
激进的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就如目前全国如火如荼的进行各种各样的抵制日货的行为。
对于这个事情,张学文虽然不能说很赞同,但也是乐观其成的。
这样的爱国行为,你不能去压制他们,而是要去引导他们。学生的爱国运动,如果你去压制他们,就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挫折。想要让学生的爱国行动不激进,培养他们更多的爱国行为,就需要引导他们。
日本人的商品被抵制,同样也波及到了英国商人。因为中国很多人都知道英日是同盟,在他们看来没有英国人的支持,日本人是不会如此的。
所以这一次大规模的抵制行为,对于英商影响也非常大。
张学文在暗地里也是大肆排斥那些可以替代的英日商人的东西。张学文派人领导学生运动,排斥的英日商品都是有针对性的,并不是所有的英日商品就都排斥。
完全是找目标,然后抵制。
特别是精盐市场。
这是张学文一直都垂涎的市场。精盐其实并没有什么含金量,有点这方面知识的,都能够轻松做出来。范旭东的工厂成立几个月之后,就已经能够生产精盐。范旭东是学习化学的,在这方面是行家,只要资金充足,轻易就能够弄出精盐。而且精盐的产量不低。目前的产量能够达到近千万斤。
其实还可以更多,但是销售情况不能说很好,所以产量也不能提高太多。
因为传统的盐业反对范旭东的精盐,英日的精盐公司也反对。在长江流域江淮盐商和英日商人,他们合作在一起打压范旭东精盐的销售。虽然有张学文控制的地方,但张学文依旧要顾及那些传统盐业的利益。
如四川、陕西这边的盐业。
毕竟那也是大头,利益关系很复杂。
张学文因为顾及很多,所以无法立马整顿这些盐业。但是范旭东精盐的出现,就出来了一个契机。
这一次出现这样的事情,让张学文非常高兴。因此故意派人捣乱,把英日商人的精盐当作是抵制的东西。还喊出一句中国人吃中国盐的口号。让民间自主抵制,然后把范旭东精盐公司的精盐往江浙沪大力推销。
短时间之内,几乎不到半个月之内,范旭东的精盐公司在江浙沪卖出三百万斤。
可谓是利润丰厚。
让英商是恼怒不堪。
而且不仅仅是精盐。
关于制糖也是如此。自从中国和日本关系交恶以来,连带着影响英商的买卖。最近英商、日商的糖销售越来越差,而从湖南株洲来的国产糖,销售是一片大好。
当初南洋商人黄奕住投入百万建立的制糖公司,这几年的发展非常好。特别是靠着张学文的支持,他的产品在西南五省畅销无阻,加上张学文给的税收优惠,让他在两年当中获利颇丰。
随着张学文入主中央,他的产品也开始销售到直隶地区。
这一次更是利用国人抵制日货、英货的机会,一举打入江浙沪地区。黄奕住的产品,比那些土方法制作的国产糖质量好,而且价格还不贵。
现在长江流域的省份,黄奕住制糖公司出产的糖已经是市场占有率成为第一,而且市场占有率还在不停增长当中。
弄的英商火冒三丈。
一个个都去找朱尔典。
朱尔典现在也是头疼。日本人要进攻青岛,英国那边为了维持和日本的关系,还派人一起进攻。可是在中国的德国人才几个,德国兵才有多少。何必为了几个德国兵兴师动众。
日本人也不是为了几个德国兵。
很明显就是为了青岛,为了胶东,为了山东。
而且朱尔典也没有想到张学文态度这么坚决。
自从日本人通知中国之后,中国开始大规模的调兵遣将。山东已经是有了中国人十来个师,有十万多人。虽然朱尔典看不起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但是这么多军队如果在山东开战,会极大的影响英国的利益。应该说现在已经是影响力英国的利益,看看那么多英国商人到他这里来抱怨就知道。
不仅仅是如此,张学文还宣布紧急扩军七个师。
英国需要远东稳定。
欧洲战争已经开始,英国需要从中国、日本买进那些需要的东西。
现在中国和日本不过刚刚开始扯皮,但是中国国内的民意汹汹。江浙沪地区的很多大商家已经表示不再和日本人合作,甚至连累了和英国商人的合作。
民间就不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