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尔典先生,快坐,快坐。”
朱尔典。
又是朱尔典。
这才几天时间,冯国璋再次求朱尔典。朱尔典也是没有办法,因为让张学文这样穷追猛打下去,江苏就要落入张学文手中。一旦江苏落入张学文手中,到时候冯国璋凭借着浙江一个地方,根本就养不活多少兵。而且让张学文这么强势下去,这样占据江浙沪,不符合英国的利益。
英国最希望的是,张学文和冯国璋常年对峙,中国内部常年四分五裂。这样才符合英国的利益。
因此朱尔典只能是再次来到张学文这里。
“总统先生,中国在你的带领之下是蒸蒸日上。”
朱尔典先恭维一下张学文。
不过里面也有一些是真的。张学文入主京城之后,中国局势虽然还是有一些混沌,但并没有太过混乱。南京临时政府的时候,孙中山为了钱什么都干不了。
甚至为了一千万,就要把汉治平公司都要给日本人。
而且孙中山的命令根本就出不了南京。就连江苏都没有人听孙中山的话。弄得南京临时政府没有丝毫的权威。
袁世凯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虽然是手握北洋军,但依旧是比较郁闷。因为革命党不相信他,弄了一大堆的限制条款。
在国会天天跟议员干架,内阁总理是换了一个又一个。因为各地方政府截留地方税收,根本就不给中央交钱,弄得袁世凯的政府工资都发不出来。只能是顶着全国的骂名,弄了个善后大借款。
整个国家混沌不堪。
但张学文不同。
虽然财政也是非常困难,但不至于开不起政府办公经费、发不起军费的地步。而且袁世凯一直想要推进,但没有成功的军民分治,张学文已经是顺利进行。
一直掣肘袁世凯的国会,也被张学文巧妙避开。
可以说张学文是民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真正拥有实权的总统。过得比孙中山、袁世凯还要舒坦。
“朱尔典先生,过誉了。对了,最近关于铁路的谈判如何了?”
“进展顺利。”
对于这一点是朱尔典最为满意的。目前中国的铁路当中,日本控制中长铁路,法国控制滇越铁路,德国控制胶济铁路。但还没有一个国家控制中国腹地的铁路。
因为内地的反对力量太强大。之前包括粤汉铁路、川汉铁路外国人都想控制,可是被当地的反对浪潮只能是不了了之。
而张学文给朱尔典承诺的铁路完全是中国腹地的铁路。
河南、湖北、湖南的铁路。
一旦英国人控制这条铁路,那么英国人的势力就会沿着这条铁路,控制河南、湖北、湖南这些地方。比起靠着长江控制这些地方厉害很多。到时候沿着长江这几个省份都是英国的地盘,其他国家根本无法插手。
而且这个谈判很早就开始。
双方的主要分歧在于,英国那边希望派兵保护这条铁路。他们的借口就是中国土匪太多,特别是河南拥有十万土匪。虽然被陈调元连消带打,已经剿灭大半。
但河南还是有很多土匪。
他们就是以这个借口,要派兵保护这条铁路。只要他们派兵,那么这条铁路沿线就都是英国人的实际控制范围。英国人就真的把自己的势力插进中国腹地。形成一个不是租界区的租界区。
但这条中国是坚决反对。
当然是要坚决反对。
中国这边的代表表示,英国军队绝对不能出现在铁路沿线。就连英国人希望建立铁路警察,开始的时候中国也是反对。只不过几个月的磋商之后,中国才开始慢慢的接受。
同意英国人建立一支铁路警察部队。
但是军队问题绝不后退。
英国人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不太可能,所以也在慢慢的让步。
其他的问题虽然也在磋商,但是并没有原则性的分歧。
包括铁路的运营权。
中国这边主张是交给英国人三十年,但是英国人是要求一百年。大家谈谈停停,现在英国人要求八十年,中国这边是要求五十年。
但这些都不是大问题。
朱尔典知道大家离达成目标并不远。
也就是说未来两三个月之内,双方就能够签订一份协议。英国人可以正式开工建设这条铁路。这是朱尔典在中国外交的一大成绩。
连英国内部都发来了嘉奖。
“那就好,那就好。”
张学文点点头,道:“和英国的合作,是我新政府外交的头等大事情。这一次能够和英国合作打造一条铁路,我希望只是合作的开始。”
“当然。”
朱尔典对于张学文如此识趣非常满意,因此道:“中英两国是世代友好的关系,我希望我们能够继续维持。”
“这是我新政府最大的任务。”
张学文心中呸了一下。
还他妈世代友好,我们中国是被你们英国用大炮轰开的好不好。而且你们这半个世纪以来用鸦片残害了多少中国人,也敢说是世代友好。
你真当老子要把铁路交给你们。想要把这条铁路的合同谈完,最起码还需要两三个月。就算是谈好了合同,英国公司还需要过来勘查。
等到勘查完毕,还要跟铁路沿线谈判。毕竟有些土地是国家的,有些还是私人的。等到完成这些,估计就到明年年末。
到时候英国打仗,他们哪里有钱、有精力在中国修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