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混账。”
冯国璋听到中央政府的新闻发布会的时候,正在浙江的嘉兴。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冯国璋立马是勃然大怒。自己好不容易和张学文达成了停战协议,在江浙沪地区开始积攒实力。
本来事情不错。
江浙沪是中国的纳税大省,是中国非常有钱的省份。加上有英国人支持,冯国璋相信在短时间之内可以恢复巅峰状态。有钱、加上英国人支持的武器,冯国璋有信心一年之内让自己手下的部队增长到十五六万。
本来自己已经准备当几年的缩头乌龟,可是这个时候怎么就出现这样的事情。
“翼青,这是不是张学文栽赃张勋?”
“这……”
“这个时候有什么可犹豫的。快说。”
冯国璋立马问了自己旁边的靳云鹏。
张勋和靳云鹏的关系不差,有些事情应该明白。
“应该不是栽赃。听说张勋此人在徐州成立了‘大帅府’,来往的都是那些帝制派的人。那些人整天都在说民国不如清朝。而且他也给我写过信,不过我拒绝了。”
靳云鹏和张勋是亲家。
又是目前手握重兵的大将,张勋到处联络。那些满清的遗老遗少,虽然一个个口号喊得很响,但除了钱没有其他的东西。相反北洋军的将领都是拥有军队。
因此张勋联系的就是北洋军将领。
张勋也是给靳云鹏写信,可是靳云鹏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要看看情况,如果张勋成功,他可能会附和。但看现在的情况,怎么想都是天方夜谭。
虽然靳云鹏不排斥帝制,相反他也是支持帝制。但靳云鹏更是一个理智的人,现在的情况哪里有机会成功。人家人民党近三十万部队,你张勋不到万人的部队,怎么拥戴宣统皇帝。
张勋年纪越大,就越来越执拗。
想要复辟都想疯了。
当然张勋所谓的复辟,其实更多的是停留在嘴上。张勋虽然执拗,但他也不是笨蛋,疯子。很多计划顶多就是考虑一下,并不会真的付诸实施。
“就算这样,张勋这个笨蛋,怎么就跟王少华这个革命党搅在一块。难道他不知道这等机密的事情,本来就不能跟别人说吗?”
冯国璋真是恼怒。
张勋这个笨蛋。
复辟?
这是多么大的事情,那可是要脑袋的事情。这样的事情你也不避讳,竟然跟革命党出身的王少华谈论。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还让王少华跑了,跑到了山东。
连张勋和一些北洋军将领的信件都被王少华偷走了。
如果只是和人说说,那么也不是证据。你张学文也不能空口白牙的污蔑人。可是王少华手中可是有张勋和一些其他人的信件,里面有很多张勋计划复辟的事情。
虽然没有人相信张勋能够成功,但这就是罪证。
张学文已经是拿捏住了张勋的命门。
管你只是不满,还是真的要复辟。有了这些信件,说你要复辟,你还能怎么样。
冯国璋甚至都怀疑,王少华是不是张学文的探子,就是为了探听张勋的事情。这么一想,冯国璋就不寒而栗。张学文这个小毛孩子绝对是革命党当中最难对付的。
崛起速度太快。
其实历史上,张勋就和王少华谈过。不过当王少华不同意之后,张勋逼死了王少华。这一次是王少华运气好,张勋晚上喝大了,才给了王少华时间,让他趁夜跑到了山东。
不然第二天必然难逃性命。
“现在有没有其他的消息。”
“林祖坤已经带着两个师的部队进入了徐州府,还有人民党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也从河南进入徐州府。谭道远的第十师先锋部队已经开始和张勋的部队交手。张勋部队目前节节败退。”
“那是肯定的。”
冯国璋叹口气,然后道:“上一次在南京他的部队损失最为惨重,最后完好无损的也不到两千人。现在他的部队很多都是重新招募的,又没有多少武器。第十师,那是当年武昌新军部队改编的。一直以来补充的都是最好的兵员,军官很多都是从云南讲武堂以及武昌路军中学毕业的学生。武器装备也是优先补充的。张勋的部队当然是打不过第十师。”
“巡阅使,我们是不是应该救他?”
“救他?”
冯国璋冷笑。
然后道:“不要说救他,我们现在都自身难保。张学文对我们江浙沪虎视眈眈,正找不到借口打击我们。现在这样的好机会肯定要穷追猛打。复辟,张勋他是脑袋顽固不化,我们可不能跟着陪葬。估计现在全国都在声讨张勋,我们这个时候可不能陷进去。如果稍微不注意,我们这一次都会损失惨重。走,我们直接去上海。在上海我们也发表反对张勋复辟的通电。我们可不能被张勋拖累。”
“是。”
冯国璋心情很不好。
其他的不说,张学文的部队进入徐州,估计是很难离开。想起要丢了徐州,冯国璋就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徐州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如果丢了徐州,那么整个江苏就要受到张学文人民党的威胁。
“报——”
“巡阅使,王都督的电报。”
“拿来。”
冯国璋拿过王占元的报告看了一眼,立马是火冒三丈,大怒道:“张学文小儿,这是驱狼吞虎之计。”
“巡阅使,发生什么事情了?”
“张学文小儿,竟然没有在徐州解决张勋。而是故意放走张勋,让张勋往我江苏腹地跑,他们的部队在后面跟着。第一师和第十师已经是进入了淮安府。张勋这个混蛋,这是要拉我们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