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文和谭人凤两个人从会议场所出来,来到了朱尔典这里。进来的时候,张学文发现朱尔典此人很悠闲的喝着茶。因此走上前去,笑着道:“朱尔典先生,久仰大名。鄙人张学文。”
“张将军,你好。”
朱尔典的汉语说的很好。
朱尔典这哥们三十七年前就来到了中国。1876年就来到中国,先在北京领事馆任见习翻译员,曾于各口岸学习领事业务。1888年升为北京公使馆馆员,1891年成为中文书记长。1896年出任汉城总领事,1898年升为驻华代理公使,1901年成为办理公使,1906年成为驻华特命全权公使。
可以说朱尔典就是典型的中国通。在中国快四十年时间,他人生的一半时间都是在中国度过的。
六十多岁的老头,笑眯眯的看着张学文。
“朱尔典先生,不知你为何专门来到我们长沙。我一旦进入京城,肯定第一时间去拜访朱尔典先生的。”
客气一下。
不过的确是如此。如果张学文进入京城,第一个要做的事情肯定是拜访这些外国公使。而当中和朱尔典见面,肯定是重中之重。
“首先恭喜张将军的部队进入京城。”
“谢谢。”
朱尔典是老牌外交家。
不过也对于现在的事情感到棘手。对于张学文这个从辛亥革命年代突然崛起的西南势力,英国人并不了解。因为英国人在张学文崛起之前,从来没有和张学文打过交道。朱尔典本人也从来没有和张学文有过交谈。
一直都是英国的汉口领事馆的人,和张学文接触。
对于朱尔典这样的人来说,更喜欢和熟悉的人打交道。并不喜欢张学文这样革命党出身、年轻、锐利的人打交道。因为这样的人很容易让朱尔典联想起那些民族主义者。
可惜现在是不打交道不行了。
这一次张学文突然出手,连京城都给打了下来。袁世凯这个朱尔典的老朋友,就这么窝囊的死了。袁世凯死了之后,朱尔典都不敢相信。袁世凯此等枭雄,怎么会这样轻易的就死了。随着袁世凯离开人世,随着张学文的部队控制京城。张学文的人民党入主中央,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因此朱尔典必须要和张学文,要和人民党接触。
中国的问题本来就很复杂。
这是一个大国,是一个号称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但同样中国也是一个弱国,是一个农业国,被世界列强轮番蹂躏的国家。这就让中国的情况变得非常特殊。
英国人作为一个岛国,在欧洲玩的就是平衡。他们对待中国也是如此。他们要和中国的中央政府保持很好的关系,以此来保障英国的利益。
同样,他们又不希望中国太强大,以免摆脱英国的控制。
因此英国人最希望的结果就是,中国的中央实力不高,但中国又不打仗。反正中国保持弱,保证英国利益就可以。
“张将军,从李烈钧将军在江西宣布独立开始,这一仗都打了两个月时间。安庆、九江、南京都是很重要的地方,他极大地影响了各国的利益。张将军,你的部队都已经进入了京城,我想你的目标也达成了。战争是不是应该结束。”
朱尔典是中国通。
也是一个成熟的外交家。但他今天一开口就是咄咄逼人,语气虽然很是平淡,但内容比较强势。主要是朱尔典想看看张学文这个人。
张学文微微一笑。
并没有因为朱尔典的话有什么感到不快。
因为在张学文的想法当中,朱尔典是英国驻中国公使。趾高气扬应该没什么,谁让英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强国。因此张学文笑着道:“朱尔典先生,我们是因为袁世凯大总统违背‘临时约法’,公然包庇杀害宋教仁的凶手,才会起兵的。至于战争何时结束,还要看形势的发展。我不能说停就停,说打就打。”
“张将军,恕我冒昧。不知道人民党的军队要达成什么样的效果才满意,战争要到达哪一步才会满意。如果继续战争,会不会是人民党和北洋军部队的全面内战。各国都非常关心现在的情况,担心一旦发声全面的军事对抗,会影响各国的利益。冯国璋将军表示,他们和宋教仁的案子没有丝毫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够坐下来达成停战协议。”
到了这个时候,张学文算是明白朱尔典的来意。
长江。
沿着长江就是英国人最大的地盘,在这里英国人的势力最大。张学文占了湖北,已经是对于英国人有影响。江浙沪更是英国人最大的势力范围,英国这是要保护自己的地盘。
而且这一次的二次革命,南京和安庆、九江都成为主要战场。而这几个地方都跟长江有关系。这两个月的战争,给英国的确是带来了很多影响。
毕竟只要打仗,商业就会受到极大地损害。
现在朱尔典就是希望张学文的手不要伸进江浙沪地区。不过就算没有朱尔典,张学文也没有实力打过江浙地区。冯国璋目前把兵力收缩之后,在江浙沪地区拥有八万多人的部队。实力非常强大。
不过打不进江浙沪,但现在张学文要做的是把北洋军势力从河南、安徽、江西赶出去。可惜这个时候朱尔典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