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
“又铮兄,好久不见。”
徐树铮站在段祺瑞面前。本来徐树铮是以为京城兵变,因此站在段祺瑞面前。现在这样的情况,出现兵变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因为这两天离开京城的人也不少。当中一半以上都是去投奔冯国璋的。浑水摸鱼的也是越来越多。
可是看到进来的人,比之前想过的兵变更让他震惊。
因为进来的这个人他认识。
应该说他旁边的几个人他都认识。
“又铮兄,不必这样如临大敌。这位就是段总长。在下程潜见过段总长。”
“程潜?”
段祺瑞看了看徐树铮。
徐树铮点点头。程潜、温寿泉、孔庚几个人都是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的学生,而徐树铮是士官学校第七期的学生。虽然不是很熟悉,但互相也是知道的。
士官学校。
毕业之后进入革命党的最多,但留在北洋军的也不少。包括统领禁卫军的王廷桢、眼前这个徐树铮,还有第二师的孙传芳等人。
“你们是怎么进来的。”
段祺瑞看到程潜开始是有些惊讶,但也仅仅是惊讶而已。并没有什么担心之类的。因为自从袁世凯那一天摔倒之后,段祺瑞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袁世凯没了,北洋军就立马四分五裂。
本来袁世凯和张学文的实力也就是半斤八两,北洋军更强一些。可是这一次为了镇压国民党的二次革命,北洋军精锐悉数南下,陷在安庆和南京之间。
本来袁世凯对于张学文也有防备。
禁卫军和第三师,一个在湖北,一个在山西,正好控制张学文最大的两个攻击口。没想到王廷桢和唐天喜两个人竟然都保持中立,放过了张学文的大军。弄得北洋军全线陷入被动。
而且袁世凯没了,自己根本就控制不住北洋军。这些手握军权的将领,都不会来救京城。冯国璋、段芝贵这些人手握重兵,开始观望现在的形势。
连孟恩远、潘榘楹这样的小小师长,也开始不听陆军部的命令,开始观望现在的形势。
袁世凯还没死,北洋军已经是四分五裂。没有了袁世凯,谁也控制不住北洋军。想想自己和冯国璋两个人的争斗,段祺瑞忽然之间看到很好笑。
正是因为有了心里准备,因此段祺瑞非常从容。
“陆建章帮我们开的城门。”
程潜没有隐瞒。反正随着大部队进入京城,天下局势一定。人民党入主中央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段祺瑞只是点点头。
并没有去责备陆建章。袁世凯活着的时候,陆建章忠于袁世凯。袁世凯不行了,他另找出路也没有什么。没看冯国璋已经准备拥兵自重,就连段芝贵现在也准备进入江浙抢地盘。
大家都想找出路。
何必怪责他。
“程潜,看起来是你们人民党赢了。我这个位置以后可能就是你。”
程潜。
这个人段祺瑞当然也知道。
毕竟是张学文那里重要的将军之一。今年才三十一岁,但已经是张学文的高级将领。北洋军第一次的惨败,其实就是程潜歼灭唐天喜第五协的。
因此北洋军将领,没有人没听过程潜的名字。
“段总长,您是军界前辈。未来中国的发展还是需要您这样的军界前辈来提点我们。”
对于段祺瑞,程潜还是非常尊重的。因此姿态放得很低。
“老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我们不就是被你们击败了吗?历史看起来是留给你们年轻人的,我们应该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段总长,很是抱歉。”
程潜敬军礼,然后道:“我本不应该这样。但是在接到命令之前,我只能是邀请段总长你们几位都在一起。有任何得罪之处,请段总长见谅。”
“理所应当。”
段祺瑞没有丝毫的不悦。
都已经是对方的阶下囚,他们没枪毙就不错了。因此他笑着对旁边的徐树铮道:“小徐子,看来这几天我们不少老朋友都要见面了。”
“段总长,你们有任何的要求都可以跟我们提。”
“这样。能不能给我们家送信,说我这几天忙着交接。”
“没问题。”
…………
“京城,我们的部队已经是拿下了京城。”
张学文在指挥室真是几天几夜的无法睡觉。这一次出击,虽然军事委员会做了很多缜密的计划,但战争哪里有一定胜利的。而且对手是袁世凯。
北洋军的实力还是很强大。就算精锐部队陷在安徽和江苏,但袁世凯能够调动的军队依旧有十万人。如果把一些地方部队算上,袁世凯的北洋军真是轻松超过二十万人。
因此张学文不可能不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