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李烈钧已经带一个师的部队来到了安庆。后续还有一个师的部队已经在九江,听闻很快就会北上支援安庆。”
“好。”
张学文都忍不住拍了桌子。
李烈钧此人果然是一员良将。在其他国民党部队都在观望的时候,他的动作最快。这么快就稳定江西的同时,还带着一个师的部队支援安庆。
有李烈钧的军队,北洋军想要顺利打下安庆也不是那么容易。
“现在给各地方下命令。所有部队一级战备,等待命令。”
“是。”
…………
“周将军,我们人民党说话算话。”
外面吵得很厉害。
但是何成濬在甘肃依旧是有条不紊的进行梳理,短时间之内何成濬已经是把甘肃的实力派梳理一遍。何成濬的军队进驻兰州,和马福祥的部队合起来之后,一跃成为兰州最大的势力。
然后张学文接连任命杨飞霞担任西宁镇守使,李炳之担任蒙藏宣抚使,一下控制住了西宁和凉州。
对于杨飞霞的任命,甘肃没有人可以否定。
为什么。
因为不看僧面看佛面。
他们就算是不喜欢张学文,但也必须要给另外一个人面子。
人家杨飞霞的堂哥杨增新,当年在甘肃为官多年。目前甘肃的很多实力派人物,还是当年杨增新一手提拔的。包括周务学,对于杨增新的提拔之恩可以说是感激涕零。没有杨增新,甚至就没有现在的周务学。
现在任命杨飞霞当西宁镇守使,他们也不好拦着。
等到杨飞霞成为西宁镇守使之后,张学文在甘肃的实力是急剧膨胀。其实说白了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张学文有钱有武器。
对于甘肃这样贫瘠的省份来说,根本就养不活多少人。
但是张学文手上有钱。
杨飞霞来西宁担任镇守使的时候,只带了八百人。但是这才多长时间,部队已经是扩充到了三千人,成为西宁实际的统治者。西宁、青海等地的部落头头,一个个都得过来巴结杨飞霞。
李炳之更是活动频繁。
此地稍有名望的那些人,各个都要过来拜见杨飞霞和李炳之。李炳之安抚此地的蒙古族、回族、藏族的头头,做的非常出色。
短时间之内杨飞霞和李炳之就已经是稳定住了这个地方。特别是西宁名人黎丹的投效,更是加速了对于西宁和青海的统治。
黎丹是湖南湘潭人,家里也是世代官宦之家。他的爷爷当年还是云贵总督。
因此黎丹此人起点就很高。并没有继续科举,而是在江西巡抚夏午诒幕府主办文案,回到长沙之后跟谭延闿非常友善。谭延闿担任湖南咨议局议长的时候,他给谭延闿担任书记官,提供了很多的建议。
后来进入甘肃。
在甘肃办了很多学校,特别是在西宁。当然这个时候统治青海的就是西宁的官员。青海是一个教育没落的省份,黎丹在西宁办教育,让很多当地的头领感激他。
甘肃独立的时候,赵惟熙招揽他。
不过到了赵惟熙这里之后,黎丹发现赵惟熙狗屁权力都没有,什么都干不了。因此他重新回到西宁。正好碰到了杨飞霞和李炳之,交谈之下相见恨晚。
因此很快黎丹就负责西宁的政务,处理事情井井有条。
到了这个时候,就是李镜清这个一直支持“甘人治甘”的人都没有办法,只能是接受现在的局面。更何况是周务学。因此何成濬终于和周务学好好谈谈。
希望周务学担任西北宣抚使,目前主要是负责西宁府和凉州府。看管马安良的部队,西抚青海,北抚蒙古。未来更希望周务学担任新疆、蒙古这些边疆地区的守护者。
周务学考虑很久之后,最后答应何成濬。
对于周务学,人民党是非常信任,也是非常希望拉拢过来。这样一个能力出色,而且野心不大的人,谁都会喜欢。
“我希望如此。”
周务学接受人民党的提议,也是无可奈何的办法。他是甘肃护军使,但是现在兰州镇守使何成濬实力比他强。而且袁世凯刚刚任命李夑和担任西北巡阅使,甘肃也在人民党的控制之内。
不过周务学倒也不完全是被逼的。
他对于人民党关于边疆管理的办法非常认同。周务学一直的愿望就是能够守护边疆,因此才会听从何成濬的建议。
只要周务学带着忠武军坐镇西宁和凉州,那么马安良就真的跑不了了。
“部长。”
“有事?”
“西北局的电报。”
目前甘肃的省府是兰州,而西北局的总部却设立在了西安。这也是为了进一步控制陕西,所以西北局的总部从平凉搬到了西安。
何成濬和程潜、李湛阳三个人是目前不在西安的西北局委员。
何成濬坐镇兰州,程潜坐镇山西平阳时刻监视太原的情况。而李湛阳则是一直在负责甘肃、陕西的建设。何成濬接过来看了之后,忍不住笑着道:“袁世凯也禁不住枕边风。竟然派个猪来守这么很重要的地方。天注定袁世凯要灭亡。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