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强真是晚节不保。”
二次革命是一次军事冒险。国民党吵了三个月,没有任何的准备。在袁世凯步步紧逼之下,仓促之间起兵反袁。当然到处都是失误。
坏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
1913年5月21日,江苏讨袁军第三师在冷遹(yu)的带领之下直扑韩庄。冷遹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军官,早就发现国民党的境况很差。冷遹看到目前讨袁军情况不妙,如果继续下去,有可能自己先散了。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发制人。
所以他希望自己攻破韩庄,然后直击兖州,进而进攻济南。彻底打乱袁世凯的部署。
可惜他还是小看了北洋军。
冷遹的部队在韩庄和北洋军第五师方玉普旅激战一天一夜,也没能够占领韩庄。而此时第五师的援军赶到韩庄。随着援军的到来,进攻变得非常困难,但冷遹依旧是不后退,指挥第三师攻击韩庄。
这一仗一直打了四天时间。
双方都是损失很大。
5月25日张勋的武卫前军骑兵部队赶到。他们没有进驻韩庄,而是从台儿庄绕过去,攻击冷遹第三师的后背。冷遹的第三师腹背受敌,损失惨重,只能是后撤。
而后黄兴派出南京最精锐的第八师支援冷遹。
第三师和第八师会合,联手击败张勋的部队,把战线再次推到了韩庄。不过随着北洋军越来越多的援军到来,第三师和第八师只能是退守徐州。
不过张勋看到冷遹此人带兵沉稳,部队实力不弱,加上第八师这个精锐部队,实力很强。如果他们退守徐州,跟北洋军打防御战。想要占领徐州不是那么容易,估计要付出很多伤亡。
因此立马派人策反冷遹手底下的人。
当中有一个骑兵团团长倒戈,在冷遹第三师进入徐州的时候突然袭击。导致冷遹的第三师无法进入徐州,只能是继续往后退。
这个骑兵团团长就是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不知将军”、“狗肉将军”、“五毒大将军”张宗昌。
张宗昌的倒戈,对于冷遹的第三师绝对是致命打击。
第三师,第八师只能是边打边退,一直退到了南京。而张勋的部队攻城略地,十来天的时间当中已经是连战连捷,相继攻陷徐州、淮阴、扬州,直逼镇江。
冯国璋的部队攻占安徽蚌埠、临淮关、滁县(今滁州)。
张勋领导东路军,从镇江进攻南京。冯国璋负责指挥西路军,由蚌埠经临淮关至浦口方向进攻南京。东、北两个方向夹击南京。
讨袁军的接连失利,让黄兴失去了信心。
1913年6月4日,黄兴弃城而走。此时程德全在上海也是发表通电,希望江苏取消独立。程德全的通电,黄兴的离去,让整个江苏都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
江苏很多地方政府都宣布取消独立。
谭人凤叹气。
黄兴这一走,绝对留下了千古骂名。因为南京还有好几万部队,凭借着南京城,还可以坚持一段时间。但是黄兴这一走,留下了反袁军几万人,让他们立马大混乱。
黄兴一辈子冲锋陷阵,不惧生死。
今天却犯了如此的错误。
“安徽那边如何?”
“李烈钧真是将才。倪嗣冲的武卫右军几次攻击南昌没有成功,反而被李烈钧的部队偷袭损失惨重。还好李纯的第六师赶到,不然倪嗣冲说不定在长江喂鱼了。”
江苏那边非常混乱。
但是安徽这边,本来是最有问题的。毕竟是胡万泰突然反戈一击。可是没想到李烈钧带来的部队实力强大,牢牢地钉在南昌。
让北洋军无法攻破。
因为两湖地区被张学文所占领,导致北洋军不能借道两湖。只能是走狭窄的安徽,然后进入江西。无意当中给了江西很多准备时间。
“第二师、第六师、武卫右军进入了安徽,第四师、第五师、张勋的武卫前军进入了江苏。现在北洋军还有多少部队?”
张学文缓缓的问道。
张孝准站起来道:“潘榘楹的第二十师目前驻扎在归化(呼和浩特),孟恩远的二十三师在吉林,张作霖的二十七师和冯德麟的二十八师在辽宁,何宗莲的第一师在察哈尔,吴俊生的第二骑兵旅在林西。”
袁世凯的部队是真不少。
不过有些部队他不放心。就如何宗莲的第一师,潘榘楹的第二十师,孟恩远的第二十三师。所以这几个部队都坐镇边疆地区。当然孟恩远的第二十三师驻扎吉林,也是有监视辽宁的张作霖和冯德麟的意思。
当然如果需要的时候,何宗莲的第一师、潘榘楹的第二十师随时可以南下支援。
“除了这几个部队,河南目前还有雷震春的第七师,不过名义上是第七师,但只有步兵十三旅,大约八个营的部队,四千人左右。以及卢永祥新组建的第八师,是第三师第六旅的部队扩编的。王庭桢的禁卫军在我们湖北,拥有一万两千人。在京城还有刘询的直隶混成旅,驻扎在廊坊,还有段芝贵的拱卫军在京城。以及驻扎太原的第三师。”
张学文点点头。
北洋军军队还是不少的。
袁世凯这一次镇压国民党动用的部队只有一半左右,还有一半没动。估计是在防备自己。
“卢永祥南下组建第八师,那么留守太原的是……”
“唐天喜。”
“哦。”
张学文耸耸肩,然后道:“这袁世凯还真是宠爱唐天喜。唐天喜在山西打了一次大败仗,袁世凯还给他升官。唐天喜不会直接就是第三师的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