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三个人都是同来同往,关系非常好。
他们在1905年的时候是第一次碰到孙中山,是在东京福田楼。当时的孙中山在公开演讲,对于当时的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这里面也包括李烈钧和欧阳武。
说起这个两个人都很感叹。毕竟已经过去了快七年时间。七年时间,中国从满清进入了共和。他们也从一群热血青年,成为了掌控一方的军政大员。
“侠如,当时总理的一番话,让我突然觉得中国的未来就应该是如此。他的那些观点,让我明白我们国家未来要这么走。后来我们加入同盟会,总理的三民主义让我信服,总理的建国方略让我心仪。我当时就暗暗下决心,愿意为了三民主义奋斗终生。”
欧阳武忍不住回忆当时的情况。
对于当年年轻的欧阳武他们来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就像是一到霹雳一样,照亮了这些年轻人的前进方向。作为当时还很盲目的排满革命来说,对于非常年轻的学生来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最完善、最出色的一套革命纲领。
本来他们都只知道排满、排满。
可是孙中山却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让欧阳武第一次明白了很多道理,明白了革命是什么。
这样的冲击力,绝对不是后来人能够理解的。
“但是,侠如。辛亥革命到现在都已经是两年,可是我们国家并没有因为满清倒台,就出现任何欣欣向荣的样子。相反纷争不断、暗杀不断,现在还要有一场战争。我不赞成宋教仁盲目的扩大国民党的行为,因为我不认为我们那么多的国民党党员是为了三民主义进入国民党的。不然我们国民党内怎么会有那么多跨党的。”
“侠如,这一次我们反袁战争,也是不可能成功的。黄克强勉勉强强去南京担任总司令,怎么会有好的表现。侠如,听我的话,这一次我们没有任何胜算。反而是葬送我们在江西的革命力量。不要去了,这次的事情已经是无可挽回。”
欧阳武再次劝李烈钧。
李烈钧摇摇头,最后道:“南雷,江西我是一定要去的。我已经答应了总理,不能言而无信。而且柏文蔚在安微会压力很大,我必须要组织部队北上支援安徽。”
欧阳武最后是叹口气。
自己这位老同学、老朋友、老搭档的脾气他知道。
他知道自己应该是挡不住李烈钧,所以最后道:“侠如,如果事不可为,千万要保重自己。如果真的不行,我建议你随时带兵撤到湖北或者湖南。”
“我明白。”
“侠如,我不瞒你。我准备去长沙见见张学文。”
“你想加入人民党?”
李烈钧猜到了欧阳武的想法。从刚刚欧阳武的一系列话当中李烈钧就有这样的感觉。欧阳武没有隐瞒自己的老朋友,直接点了点头。
然后道:“侠如,人民党党纲就是三民主义的加强版。我看了之后很有感触。我当初加入同盟会就是因为相信总理的三民主义,但是我们国民党太过松散。我看不到国民党有任何可以实现三民主义的可能。我想去人民党看看。或许能够实现三民主义的是人民党。”
“好。”
李烈钧没说什么。
因此这次的事情,李烈钧本人也非常失望。现在的国民党,孙中山没有权威,黄兴自从辛亥革命之后在掌握大局当中缺点越来越明显。国民党中央、国民党议员、国民党实力派,每个人想的都不一样。一个一盘散沙的政党,
宋教仁暗杀,国民党开了那么多次会议,没有一次是拿出过切实可行的办法。
就如欧阳武说的那样,李烈钧也看不到国民党有任何实现三民主义的希望。不过李烈钧还想做最后的努力。如果这一次又是失败,或许自己也应该考虑考虑,国民党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
人民党?
对于人民党,国民党的很多人想法复杂。对于人民党自成体系,不少人是生气的。可是同样,人民党和国民党都是脱胎于同盟会,因此又有天然的亲近。
国民党和人民党内,有很多人都是同学、朋友。甚至有不少人还一起举行过起义等等。
可谓是打断骨头连着筋。
不过李烈钧是非常果断的人。虽然对于国民党很失望,但李烈钧还要做最后的努力。
“南雷,那我去了。”
“小心。”
…………
1913年5月2日,李烈钧离开上海,悄悄地潜回了江西。
江西是李烈钧的老巢,李烈钧在这里当了两年江西都督。这里的军队都是李烈钧打造出来的。因此李烈钧回到江西之后,立马开始召集江西的主要军官,和他们沟通消息。
等到得到军队支持之后,李烈钧就回到南昌。
开了江西议会会议。
1913年5月9日江西省议会开会,推举李烈钧为讨袁军总司令,欧阳武为都督。不过欧阳武不在,所以就任命李烈钧兼任江西都督,胡谦为讨袁军参谋长,兼任赣军第一师师长。
1913年5月12日,李烈钧正式宣布江西独立。
二次革命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