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如,你是不是傻了。”
欧阳武。
袁世凯是罢免了国民党的几个都督,但他也不敢做的太过分。袁世凯是在做准备,但准备还不是很充分。而且江西是革命党实力最为强大的地方,随便任命一个人也没什么用。一样会被江西革命党给逐出。因此为了稳住国民党,李烈钧罢免了,但新任命的江西都督就是欧阳武。
李烈钧和欧阳武私交甚笃。
不仅仅是如此,李烈钧和欧阳武两个人当初都是江西独立的大功臣。还一起搭档带兵进入江苏,最后还组成北伐部队。在徐州地区重创张勋的鞭子军。
因此李烈钧和欧阳武在江西一直是最好的搭档。
袁世凯非常忌惮李烈钧这个人。
所以才一意孤行,一定要罢免李烈钧。
而欧阳武听到李烈钧要重新回到江西,组成讨袁大军,非常恼怒。立马就劝李烈钧。
“侠如,你知道袁世凯在河南有多少部队。第二师、第六师、禁卫军,还有倪嗣冲的武卫右军万人,新组建的雷震春第七师,卢永祥第八师,有七万的部队。只要他的部队南下,安微不用说,江西又怎么能怎么抵挡。还有北洋军的海军可以利用长江通道直接进入江西,到时候我们怎么抵挡。”
李烈钧、欧阳武都是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的毕业生。
两个人的私人关系非常好。
欧阳武是非常反对李烈钧重新去江西的。倒不是欧阳武贪恋江西都督的位置,相反欧阳武心胸开阔。他是真的担心李烈钧,担心国民党的未来。
“南雷,男子汉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李烈钧很是豪爽。
他本来就是学军事的。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带兵打过不少次硬仗。他又岂会不知道现在的情况。以江西一隅,对抗北洋军十几万部队,胜算当然不大。
但就算如此李烈钧都要试一试。
说不定能够有所转机。在真正打仗之前,谁又能够完全确定自己会输。
他要为国民党,要为革命党搏一搏。或者说搏一线生机。
“我知道现在的情况对我们非常不利。可是就算再不利,我也要试一试。不然让袁世凯这么逼迫下去,未来天下就是袁世凯一个人的。我们好不容易拼下来的共和,就会消失。”
“孟子说过,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南雷,跟我一起回去吧。你我联手,再干一番大事业。我们手中也有三万精锐,谁说我们就一定会输。”
两个人合作多年。
欧阳武一直是给李烈钧当副手,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李烈钧的参谋长。欧阳武的能力,李烈钧非常清楚。而且和李烈钧不同,李烈钧有段时间是离开了江西。
是辛亥革命之后,应邀来到江西领导江西革命的。
但是欧阳武不同。
欧阳武一直在江西新军,在江西新军威望很高。目前江西的部队,大半都是欧阳武的军队。因此李烈钧才会邀请欧阳武一起去江西。
不过欧阳武摇摇头。
“侠如,你们都错了。三个月前,我们还有一拼之力。三个月后,我们没有任何的胜算。这一次完全是革命冒险。不,就算是三个月前我们也没有丝毫的胜算。你知道为什么吗?”
欧阳武叹口气道:“因为我们国民党根本就不能统一行动。看看在北京的老爷们,一个个贪图国会议员的名额,都不愿南下。宋钝初死了有三个月了,但是我们国民党就在会上吵了三个月,意见都不能统一,怎么可能胜利。北洋军虽然各方势力纠缠,但最起码袁世凯是代表,他的话大家都听。”
“再看看人民党。他们组织严密,一旦有什么事情上层讨论决定,下面就会不折不扣的执行。执行力超过我们国民党不知道多少倍。你看看辛亥革命之后的快两年时间,西南出现过什么问题没有。其他省份军政矛盾、革命党和士绅矛盾、革命党内部矛盾,大家杀来杀去。整个中国只有他们西南在热热闹闹的进行建设,从来没听说过他们缺钱,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那里出现什么大问题。他们的部队也在不停地扩军,但都是静悄悄的。”
欧阳武越说越激动。
“同样拥有近二十万军队。袁世凯只能是顶着全国的骂名借钱,而人民党的二十万大军从来没说过怎么折腾,就是水到渠成。因为什么,就是因为超强的执行力。”
“最近我一直在研读人民党的纲领,还有他们的组织原则。让我是受益匪浅。和他们相比,我们国民党完全是乌合之众。甚至对于总理的三民主义,人家张学文理解的,甚至比总理还要深。应该说张学文发展了总理的三民主义。”
听着欧阳武的话,李烈钧沉默。
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老搭档、老朋友会有这一番感叹。最后才道:“南雷,你是什么意思。”
欧阳武站起来。
然后看着上海外面的天空,缓缓道:“侠如,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到总理的时候吗?”
“当然。”
李烈钧也是站了起来。
怀念,怀念当年的年少轻狂的日子。
“我记得那还是光绪三十一年的时候,在东京福田楼附近总理正在演讲。当时去听总理演讲的学生有上千人,我们两个人还有翰丞都是第一次见到总理。听完总理的演讲,我当时突然豁然开朗,感觉自己找到了一个方向。南雷,我记得那天我们回到宿舍,一夜都没有睡觉。”
“是啊。”
当时李烈钧、欧阳武还有胡谦都是江西官派的留学生,是一起留学日本的。他们本来都是江西陆军学堂的同学,又是一起在日本真武学校上学,最后还一起进入日本士官学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