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文点点头。
“水的问题,应该是扩大自来水的提供。而且株洲离湘江这么近,先克服一下。剩下的静江兄,这个水的问题你们也要给解决了。”
“我们有这方面的计划。”
“好。”
缺电、缺水,都能够慢慢的解决。张学文最后的问题想了想,道:“缺煤,这是好事情。表明我们株洲的发展一日千里,需要的煤越来越多。湘江要利用好,湘潭那边的煤矿要加快生产。还要规划一条株洲和衡阳的小型铁路,衡阳的煤矿资源也非常丰富。株洲发展越快,就会带动湘潭、衡阳地区的煤矿业的快速发展。这需要好好规划,不能只发展一个株洲,要带动周围城市一起发展。季直先生、静江兄,这些都需要好好规划。”
“没问题。”
对于株洲的发展,张学文非常关心。
因为株洲的地理位置真的很好。这里有发展大规模工业的基础,周围城市湘潭、衡阳,江西的萍乡等地铁矿、煤矿、锑矿、钨矿等等都非常丰富。
四通八达的水资源,还有株洲这个地方还是交通要道。未来规划铁路、公路,株洲都会成为交通中心。
所以张学文才会选择这里。
为了发展这里,从长沙起义开始,张学文往株洲投入的资金已经超过了千万。加上江浙商团、南洋商团,西南五省富豪投入的钱,一个小小的株洲投入的资金有好几千万。
所以才会有这么快的发展。
什么面粉厂、榨油厂、造纸厂、电灯厂这些轻工业不说,银行、典当行这些金融机构,还有客栈、轮船公司等等服务公司。当然也少不了张学文要成立的西南电力集团公司、西南煤矿集团总部、西南电动机公司、西南拖拉机厂等等重量级工业也在这里。
不仅仅是如此,张学文还在这里成立了西南机床公司、西南电气公司等等。
当然这些企业想要挣钱,没有几年是不可能的。现在只是刚刚成立,弄个壳子。买外国人淘汰的东西,当废品收购之后过来研究而已。
张学文让陈嘉庚成立的贸易公司,什么都做。连别人不要的垃圾,张学文都要买下来。因为张学文要拿这些垃圾,给学校的学生、给工厂的工人练练手。完好的东西张学文没有那么多钱可以买。一些别人不要的,修修补补还能够用。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对于株洲,张学文是寄予厚望。
“巡阅使,长沙来电。”
朱少屏来到张学文旁边,给张学文长沙的电报。因为要发展,所以株洲建立了电报局。张学文拿过来看了看之后,脸色变得很难看。
对着张謇、张静江道:“林述庆死了。很多人怀疑是他在梁士诒家里喝的酒有毒。是被袁世凯毒死的。”
张謇拿过来看了一下之后,恼怒道:“这到底是在干什么。宋教仁被暗杀还不到一个月,林述庆怎么会又死了。”
“袁世凯越来越明目张胆了。”
“林述庆,林述庆。”
张学文只能是叹息。
一代英雄。
民国年间这样牺牲的人不是一个两个。陈天华、姚红业选择投海自杀,陶成章、吴禄贞、宋教仁包括这个林述庆都是一代干才。
没想到都是死于暗杀。
林述庆也是革命功勋。
被孙中山誉为是“光复南京第一人”。因为林述庆是光复镇江第一人,他光复镇江之后,带着部队参与了光复南京的战争。而且他还是北伐司令。
在徐州地区和张勋的鞭子军几度交手,都击败了张勋。
正是因为林述庆如此大的功劳,还支持江苏统一号令,彻底得罪了陈其美。陈其美本来是要把林述庆和他的参谋长陶骏保一起干掉。好在林述庆逃过一劫,陶骏保则被陈其美枪杀。
林述庆现在才三十一岁而已。
“静江兄,株洲需要的一切东西,你要辛苦协调。”
死的人太多,张学文都有些麻木。
不过林述庆的死已经是不同寻常。不管林述庆是不是袁世凯毒杀的,反正他的死会进一步造成袁世凯和国民党的对峙。本来就已经硝烟弥漫的中国,对抗味道会越来越浓厚。虽然林述庆活着的时候,没见国民党对他怎么重视。
甚至内部有些排挤他。
但林述庆毕竟是辛亥革命功勋人物,而且功劳还很大。
现在这个关头,因为宋教仁的事情整个气氛本来就非常凝重。林述庆在这么一死,双方的信任会进一步下降。国民党激进派本来就要武力讨袁,现在这个情况国民党那边的激进派会越来越活跃。
张学文要准备回到长沙进行布置。
因此留下张静江进行调节。王永江虽然能力强,但他毕竟是新来乍到。在人民党内部来说,还是缺少很多人脉。需要调节各部门的时候会是力不从心。
“你放心。”
“季直先生,看起来你我要回长沙了。”
“恩。”
张謇的脸色也非常严肃。
张謇是真的不希望打仗,张謇最大的希望就是中国和平,可以进行建设。张謇很喜欢西南,因为辛亥革命之后的这一年半多的时间,西南是全中国最稳定的地方。
张学文是一边建设,一边剿匪,一边出台各种各样的法律条文。
在西南做的是一步一个脚印。
剿匪开始只是张本率领两个独立旅,还有各地方巡警剿匪。可是南北和谈结束之后,张学文的军队也开始投入剿匪当中。也算是给军队增加战争经验。
因此西南五省的土匪消失的速度很快。
没有了土匪,张学文在西南五省之内又是撤消了厘金局,所以西南五省在稳定的情况之下,发展很快,建设很快。这样大好的局面,张謇真不希望打仗。
张謇敢保证,只要西南能够稳定十年,那么十年之后的西南一定是中国工业最强大的地方。
可是看现在的情况,战争是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