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文大笑,然后握住李稷勋的手道:“姚琴先生,你说的太消极了。未来十年中国最少应该修建万里的铁路,未来的中国铁路事业还需要你。你可不能说这种丧气话。”
“希望如此,希望如此。”
“不是希望如此。姚琴先生,时不我待。中国太大,想要发展首先就要发展交通。而发展交通,首要就是发展铁路。以后我就写一个标语:国家要强大,人民要想富,首选修铁路。”
“如果是那样就太好。”
李稷勋连连点头。
对于李稷勋来说,孙中山说的十年修十万英里这样的话,他根本不相信。因为他本人就是修铁路的,修铁路有多困难,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虽然张学文的目标小了很多,只有十年修一万里。但就算是这样,李稷勋都知道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一万里。
需要投入的资金会是上亿,这么多的钱,目前中国的情况想要筹集是非常困难的。
“姚琴先生,我想跟你提出一个意见。”
“巡阅使,请讲。”
“川汉铁路,我知道他非常困难。但我希望在修建这条铁路的同时,你能够培养一个出色的工程团队,千万不要让他们解散了。以后想要全国修筑铁路,就需要这样有经验的工程团队。我准备以他们为核心,以他们为种子,扩大工程团队。这样以后我们修筑铁路,才不会缺少这方面的人才。”
“这没有问题。”
李稷勋一下明白了张学文的意思。因此他拍拍胸脯保证道:“现在这里的六万人,当中有三万多人都是曾经参与过宜昌段的人。只要完成湖北段的工程,这些人都会有足够的经验。我保证,不会让他们离开。”
“我代表中国的铁路工程,谢谢姚琴先生。”
张学文不希望这些有经验的工人,在结束这里的活之后,就都回家。那样就太浪费。应该是组建一个专业的工程团队,未来继续修筑中国的铁路。
“还有,多多观察一下有能力的人。提拔一些有能力的人,能够领导这些工程团队的人。未来都是一颗颗小种子。”
“我明白。”
张学文对于川汉铁路是寄予厚望的。希望从这里走出未来铁路工程的苗子。所以继续道:“姚琴先生,我还准备在这里成立一个铁路大学。不要钱,只要是想学习铁路方面知识的,都可以来参加。我希望那些工程师抽出一点点的时间,来教教这些学生。而且让这些学生跟着大家实地学习。”
几年几年那样学习,张学文没有时间。
没有时间、没有金钱、没有人才让他们舒舒服服的学习。张学文只能是让他们边干活边学习。张学文相信学生当中会有人愿意学习铁路,这些工人当中的一些聪明人也会愿意学习。
在实战当中学习,是最快的。
李稷勋这一次没有痛快的答应,而是沉默片刻道:“这个你应该和胡栋朝商量。他同意,那么我也没有意见。”
胡栋朝。
川汉铁路湖北段的总工程师。
张学文点点头,道:“只要你没有意见就好。胡工程师那边我会商量的。”
…………
“胡工程师,对于我的提议你怎么看。”
胡栋朝。
这是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堂,取得了工科学士。然后留学美国,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拿到了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在这里他就是专攻铁路桥梁。
是目前川汉铁路的总工程师。
“提议是不错。但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因此我对于学生有以下要求。”
“请讲。”
胡栋朝的脾气不是很好。
不过张学文不在乎。胡栋朝算是目前的中国除了詹天佑之外,最好的铁路工程师之一。这样的人才未来有大用。有点脾气怕什么。
“我不要那些乱七八糟的学生。我的学生必须要参加川汉铁路的建设当中。在实践当中学习,这是最快的办法。我有七名助理工程师,都可以担任老师的职位。”
“可以。所有学生都参加建设。”
“最好是那些学习过测绘的。还有我准备从这些一线工人当中选择一些学生。”
“可以。”
张学文都是点点头。
“我如何教学生,不能干涉。”
“没问题。”
张学文明白了胡栋朝的意思。
铁路大学可以在这里办,但你只要给钱就行。其他的怎么选择学生,怎么教他们,都是他的事情。包括张学文在内,都不许干涉。
但张学文还是都同意。
“胡工程师,那么我就拜托了。我希望你能够培养出未来和你一样出色的人才。让他们能够为祖国的铁路发展尽一份力。”
张学文就这样在川汉铁路沿线不停地晃荡。
告诉袁世凯,比起宋教仁的案子,我更关注西南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