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文本来就在伍廷芳的旁边留下了一个位置,因此就坐了下来。
“秩庸先生,建立法治的过程漫长。你不能指望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帝制的中国,一下就进入现代法律国家。这是妄想,根本不现实。两千年前的老子都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如果中国能用三十年、五十年真正进入现代法律国家,就已经相当厉害。”
包括伍廷芳在内,这些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希望什么事情都是一蹴而就。
可是世界上的事情哪里那么简单。
就是美国,他从建国之后经历了那么多时间。美国内战的时候,林肯表示解放黑奴。可是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黑人才慢慢的拿到选举权,还是靠着规模巨大的黑人反抗运动才拿到手的。可同样到了二十一世纪歧视黑人的事情也是很普遍。
而中国也是如此。
你高喊一句男女平等,高喊一句司法独立,这些说说都太容易。但做起来就不是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就能够完成的。
“我们要有计划,一步一步的计划。现在中国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就是让现代法律,还有现代法律制度被国人接受。让国人慢慢的明白什么是现代法律,什么是现代法律制度。这才是首要目的,为了这个目的,我们要想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需要一些轰动的案子教育所有人。我相信这一点你也明白,所以你才会插手姚荣泽案。可是你选择的案子本身就错了。不要说没有这样的效果,反而是让我们同盟会很多人不相信法律,反而让我们同盟会不少人排斥所谓的法律。我想这总不会是你的初衷吧。”
伍廷芳其实也是和张学文差不多的想法。
可是两个人选择的方式不同。伍廷芳是用一个所谓公平的手法来让大家知道什么是法治精神。告诉所有人,现代法律是怎么一回事情。
但是结果南辕北辙。
反而是让同盟会还有一大堆的南方革命党不满意,认为伍廷芳在玩弄法律。也没有让普通百姓了解法律。因为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姚荣泽案他们根本就不关心。根本和他们没关系的一个案子。
法庭程序他们更不会知道。
而张学文的想法虽然和伍廷芳一样,但选择却不同。
直接拿人们最痛恨的鸦片,还有中国人这个时代最讨厌的洋人。不仅仅是吸引了所谓的中国上层人群,其实关注这个案子的更多的是普通的国人。
“因此,秩庸先生。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到法律的威严,有些时候就需要这样的霹雳手段。先让人认识法律的威严,然后在慢慢的普及法律,普及现代法律的秩序。先后有序,这才是步骤。”
“可是会有后遗症。你是西南巡阅使,未来说不定会有很多人学你,到时候你怎么办?”
伍廷芳认可张学文说的一些,但有些他一直不认同。
张学文点点头。
“任何事情都有利弊,世界上没有任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我要做的就是分析利弊。如果是利大于弊,我就会去采纳。如果是弊大于利,那么就不能这样选择。至于后遗症,需要我们尽力去防止。不能因为会有后遗症,就畏手畏脚。”
“可……”
“秩庸先生,你可以看着。看着这件案子如何成为民国第一案。也会成为中国普及法律第一案。甚至会记载在中国历史当中。”
对于法庭具体的判罚进程,几个人都不去关心。因为蔡锷也好、伍廷芳也好,他们现在都已经明白张学文的意思。这次的判罚,尽在张学文的控制当中。
甚至这都是张学文设计好的剧本。
根本就不是什么审判,完全是一场政治秀。
“好。”
“啪啪啪——”
在几个人聊天的时候,突然开始响起激烈的掌声。张学文抬头看了看,旁边就有人立马报告道:“第一批的审判出来了。直接参与贩毒、运毒、藏毒的二十四个人,全部死刑。里面就包括六个法国人。”
张学文微微一笑。
然后道:“情况如何?”
“大家都拍手叫好。”
“对于禁毒法呢?”
“很多种植鸦片的农民问禁毒法的情况。”
“好。告诉他们,好好跟那些种植鸦片的农民谈。这些鸦片必须要收上来,就给我送到贵阳。我要在这件案子结束之后,在贵阳把上百万斤的鸦片全都给销毁。让大家明白我要禁毒的决心。”
“是。”
张学文这次转过头对伍廷芳道:“秩庸先生,看到了吗?一场审判,我就让西南所有百姓都知道禁毒法。让他们明白政府的威严,明白法律的威严。”
伍廷芳没说话。
同样都是为了普及法律,但是看起来结果的确是非常不同。以至于连伍廷芳都有一些反思,难道是自己有错误?不过伍廷芳很快又是摇摇头。
张学文这样急功近利,后患无穷。
绝对不能这样。
“万岁!杀了他!杀了他!”
“巡阅使万岁!”
“新政府万岁!”
突然到处都喊各种万岁的声音。张学文微微一笑,这里面有没有被安排的人?张学文不知道,但张学文相信一定有。也不知道谁要拍自己马屁。
有些享受,也有些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