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涌动。
张学文选了一个能够容纳上万人的大地方,临时搭建了一个审判庭。然后分割了好几个区域,专门安排人讲解法庭的进程。
现在不是以后。
音响设备也没有,不可能真的弄一个现场直播。人这么多,后面的人根本听不清前面说什么。因此张学文才会专门安排人做讲解。
三十多个人。
今天审判的人,有三十四个人。里面有六个法国人。
张学文虽然想要杀鸡骇猴,但并没有单独拿出法国人审判,而是直接混在三十来个鸦片贩子当中一起审判。就是告诉大家,法国人犯法和国人犯法是一个待遇。
并没有谁高谁低。
张学文也不会单独去审判法国人,因为没有几个法国人没有那个价值。
效果很不错。
张知本担任特别法庭的主审判官。其实这些留学归来的法律人,最大的梦想都是建立所谓的司法独立。虽然这在整个世界都是奢望。
但他们追求的就是这个。
可惜这个世界上哪里有能够超脱于政治的司法独立。
这一次张学文给张知本的话很简单。中国几个贩鸦片商人,法律规定该是什么罪,就是什么罪。但是对于几个法国人不管罪名的轻重,必须都要判死刑。虽然张学文不是学法律的,但是两个月前制定的禁毒法是非常严厉的。按照这一次没收的鸦片数量来说,今天三十四个人,估计大部分都要判死刑。
死刑。
威慑力最大。
可是几个法国人当中,有两个只是帮忙藏匿在自己家里。并没有怎么参与贩毒,按照正常法律并不是死刑。因此张学文才要求张知本,法国人必须死刑。因为只有死刑才能够形成震慑力。
至于几个中国贩鸦片的商人死不死,张学文一点都不关心。
张学文只想利用这一次的事情,告诉所有人。敢于犯法的,不管他是谁,该怎么判就怎么判,死刑也不例外,绝对不会有任何的侥幸。为了这个震慑力,张学文不介意用权力干涉一下司法。
而且这一次张学文还给这三十几个毒贩配备了律师。
让你们辩论。
张学文这一次可是带来了很多学法律的,专门给下面的人解释。解释这场案子的情况。
“他会怎么判?”
伍廷芳感到很稀奇。
看着下面一些人随着案子的进行,不停地讲解,就连伍廷芳都很赞赏。因为这些人讲解的并不是很枯燥的法律条款,而是拆开来告诉他们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用通俗的语言解释那些法律条款。
这些东西张学文早就想过。
如果这些人讲的都是枯燥的法律条款,谁能听明白。因此张学文之前还做过简单的培训。好让他们都明白新的禁毒法。
“大部分都会是死刑。特别是那六个法国人,没有任何意外,一定是死刑。”
蔡锷很肯定的回答。
“为什么?”
伍廷芳反问一句。
现在才刚刚开始审判。伍廷芳其实也看过这件案子的卷宗,里面大部分人如果按照西南各省公布的禁毒法,都要枪毙。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枪毙。
包括六个法国人,有那么一两个并不是主谋。只是做了保管的工作,如果审判轻一点,顶多就是判几年而已。
但蔡锷却非常肯定的回答。
“因为子清需要他们都是死刑。只有这样才会让所有人记住。子清用这六个人的性命告诉所有人,犯了法我连法国人都敢判死刑。有了这样的前例,西南各省的百姓,哪一个还敢冒犯法律。毕竟连外国人都能杀,还有什么不能杀的。仅仅这件案子,就会让西南颁布的各项法律迅速被大家接受,迅速的让西南的法律有了威慑力。这其实就是子清这一次如此公开审判这个案子的目的。”
蔡锷和张学文虽然仅仅合作两个月左右,但是对于张学文的行事风格非常明白。
一下就说出了张学文的想法。而且说的非常正确。
“但这不符合法律精神。”
“呵呵。”
蔡锷笑了笑。
然后小声的道:“这就是大家看法的不同。子清要的是结果,他绝对不会在意这些细节。只要结果不错,他是不会在意这些细节的。”
“这样后遗症太大。”
伍廷芳摇摇头。
然后直接道:“你想想,如果为了所谓的结果,而不折手段的话,中间会出现多少冤假错案。大家如果只追求结果,不追求过程的公平,那样会多么可怕。说不定某些人就会成为牺牲品,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成为法律的牺牲品。”
“秩庸先生说的是。”
伍廷芳刚刚说完,就从旁边传来张学文的声音。
张学文刚刚来到伍廷芳和蔡锷旁边,就听到了伍廷芳的话。虽然伍廷芳迂腐,但说的其实也不差。片面、过分的强调结果,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一点张学文当然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