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武,现在怎么办?”
宋教仁大惊。
现在的宋教仁不是一般的焦躁。同盟会虽然是一盘散沙,但毕竟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的革命党组织。在中国任何一个组织都无法和同盟会相比。
不管是之前的光复会、共进会他们的地域色彩太浓厚,和同盟会这样全国性的革命组织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同盟会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组织,会员人数远远超过其他的党派。
现在全国几百个政党,当中影响力稍微大的政党很多都是同盟会分出来的。里面的党员都是原来的同盟会会员。
正是因为如此,宋教仁才要改组。
现在的情况是同盟会一家在议会只能占据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席位,再多也很难超过百分之四十。而宋教仁的梦想是拿到绝对优势的席位,让同盟会组阁。
所以他才会联系其他几个小党派,跟他们合作。
可是这个提案,同盟会内部有很多人支持。但同样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包括胡汉民、陈其美都非常激烈的反对。不仅仅是他们,包括李烈钧、柏文蔚这些人也都是反对。
宋教仁不是很理解。
同盟会上去组阁领导国家不是很好的事情。不仅仅是对于宋教仁的理想有好处,对于同盟会其他人也有好处。毕竟一旦同盟会组阁,那就是说同盟会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
陈其美、胡汉民、李烈钧、柏文蔚都是同盟会大佬,同盟会成为中国的领导者,他们都会跟着沾光。为什么就反对呢?
想法很好,但宋教仁根本没有完全找到这些人反对的原因。因为宋教仁的责任内阁制也好,总统制也好,都是加强中央集权。
可是陈其美、胡汉民,还有李烈钧、柏文蔚这些人都是地方实力派。在南方省份有钱、有地盘、有军队,都已经是一方诸侯。如果加强中央的权力,就等于是要削弱诸侯的实力。
你宋教仁认为可以利用内阁制约袁世凯。
但是这些实力派以己推人,更明白北洋军的想法,更能够准确的把脉北洋军将军们的想法。看看目前中国的政治大环境当中,北洋的将军很少参加政治的。因为北洋军本身就是一个武人集团,对于他们来说,什么都没有他们手中的实力来的有保障。
这样的情况之下,同盟会那些实力派也是不愿意让出权力。他们不相信北洋军,认为想要制约袁世凯,就只能是靠着手中的实力。而不是那个虚无缥缈的所谓内阁制约。
这其实就是一个无解的矛盾。
宋教仁认为只要组阁,那么事情都能结束。可是他就算组阁,他又能如何。他要是帮助袁世凯削藩,那么得罪的都是同盟会内部的实力派人物。因为目前的地方实力派当中,一大半都是同盟会的人。削藩会得罪一大批同盟会的激进派,得罪同盟会实际的实权派。他要是得罪了这些人,那么他在同盟会内部的支持,立马就会消失。没有了同盟会的支持,宋教仁本身也就失去了成为内阁总理的基础。因为宋教仁是掌握同盟会党务工作,才有机会成立新党派。如果同盟会的同志不支持宋教仁,到时候宋教仁就失去了一切实力的基础。
但是一旦他支持同盟会实权派,支持他们的地方自治,那么就会得罪北洋军,得罪袁世凯。而且也不符合宋教仁的政治理想。宋教仁手上没有实力,如果北洋军不配合,那么宋教仁就算是组阁也不可能有任何的权力。
所谓的政治是什么。
政治就是一种博弈,是一种妥协的过程。
可是没有实力后盾,永远不可能拿到博弈的胜利。宋教仁手上现在是要什么没什么,他拿什么在政治圈和袁世凯博弈。没有袁世凯的命令,宋教仁在北方一兵一卒都不能调动,就是警察他也一个都无法调动。因为他们都是听从袁世凯的命令。
博弈是需要实力。
可惜宋教仁看不到这一点。
他只是认为只要照搬外国的责任内阁制,自己就能够限制袁世凯,自己就能够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虽然有同盟会实权派的反对,还有田桐这些激进派的反对,但宋教仁还是一往无前的完成自己的梦想。
开始捏合几个小党派,成立新的党派。
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谈好了,就等孙中山和黄兴两个人来开新党成立大会。
可就在这个时候张学文宣布退出同盟会。
一声霹雳。
张学文现在可是控制西南五省,也是同盟会最大的票仓之一。特别是两湖地区,本来就革命党很多,声望高的革命党也非常多。虽然西南五省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时候,并没有很积极的参与。但依旧派了人参加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如果西南五省当时积极参与,那么南京临时政府的参议院,估计三分之一的人都是来自西南五省。
以后西南五省参与国家议员的选举,人数也绝对不会少。估计能够占据国会议员的百分之二十上下,这是一个巨大的力量。
这样的情况之下张学文退出同盟会,对于宋教仁的未来构想打击很大。
宋教仁并不在乎目前这些同盟会实力派半独立的状态。只要帮助自己在国会拿到足够的席位,让自己组阁,他就非常满意。
张学文也是如此。
宋教仁只在乎张学文控制地区的同盟会拿到的票数。可是没想到张学文突然宣布退出同盟会,成立新党派。这对于宋教仁的组阁打击很大。
“钝初,不用这样。”
胡瑛也是脸色难看。
上一次去长沙,张学文的态度虽然激烈,但胡瑛没有想到张学文真的选择退出。不过胡瑛此人在临时政府做了很多外交工作。相比起宋教仁的锋芒毕露,胡瑛更擅长长袖善舞。
“张学文就算退出同盟会,但是他的西南支部和我们同盟会依旧是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一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就算他们另立新党,我们其实也可以和他们合作。大不了让出几个内阁总长的位置。只要他们支持我们组阁就可以。”
“也只能如此。”
宋教仁脸色难看。
从张学文崛起之后开始,宋教仁就一直很担心。担心张学文不受控制,现在看来果然是如此。在这么重要的时刻,竟然是退出同盟会。
不过胡瑛说的也不差。
大家都是同盟会出身,就算你建立新党。大家也可以合作拿到足够的票数,然后合作组阁。只要张学文支持自己组阁,那么问题就不大。
宋教仁为了组阁已经是得了魔怔。
“霖生呢?”
宋教仁突然想起刘揆一,所以问了问胡瑛。和张学文私人关系最好的就是刘揆一。而且刘揆一的亲弟弟刘道一,目前是张学文成立新党的主要头目之一。
“他也刚刚宣布退出同盟会。想要找他和张学文联系不太可能。”
“革命军起,革命党消。”
宋教仁忍不住说出这句话。然后突然狠狠地道:“可是我们现在已经从革命党,转变为公开活动的政党。霖生怎么能退出同盟会?”
刘揆一可是同盟会大佬人物。
不说他一直是同盟会本部的庶务,负责同盟会本部日常工作。就说说他回国之后,在同盟会转变为公开的、以从事议会政治为目的的政党,刘为十干事之一。是同盟会顶级大佬。
这样的人物怎么能退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