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清,你真的不参加总统选举?”
“恩。”
军改结束之后,军队一线将军都要离开武昌。毕竟他们要尽快回到军队,按照军改的意见进行整编。然后该补充的要补充,该进行整改的要进行整改。
不过同盟会西南支部的高层人物却是频频的出现在武昌。
因为军改之后,同盟会西南支部高层会议要在武昌举行。川湘滇黔鄂五省的革命党头头,都要来参加这次的会议。人数达到一百四十多人,算是一次真正的扩大会议。
而张学文在忙着开会的时候,这些代表都为南京那边临时政府的事情吵开了。
本来这一次开会是有很多重要东西要讨论,但是现在同盟会西南支部的不少头头来到武昌之后,都是一个意见。你张学文作为我们的代表,你不参加总统选举,这不是扯淡。大家还等着你当总统,然后让大家都进入临时政府,担任高级领导。
更有很多人不满临时政府选择南京作为临时首都。
如果说起来长沙是首义城市,是革命党第一个光复的省会城市。要是觉得长沙位置不好,那么也可以选择武昌。因为武昌位置很好,正好在中国交通枢纽当中。
而且武昌在这一次的起义当中,绝对是最受关注的中心城市。
长沙、武昌都是很好的选择。
凭什么选择南京。
“谭老,我是不会参加的。不过我们这边也需要派出代表,谭老你代表我们过去如何。”
“我去当然没有问题。”
谭人凤本来就是干这个的。
可是谭人凤非常不明白,张学文为什么不参加。因此他还是劝道:“子清,你是革命功勋,你是首义功臣。你领导川湘滇黔鄂五省革命,还在武昌击败了北洋军。你不当总统,谁能当总统。就算你不当总统,南京那边正在选择大元帅,你也可以竞争大元帅。”
谭人凤是真的如此觉得。
谭人凤可是参与过孙中山和黄兴在广西的暴动。因此谭人凤更佩服张学文,认为张学文是有资格担任总统的位置。就算不是总统,也可以担任大元帅。
“谭老,你不用劝了。子清是不会去的。”
旁边的仇亮劝了谭人凤。
军事会议,仇亮没有参加。但这一次同盟会高层会议,仇亮却是来到了武昌。
论起对张学文的了解,仇亮肯定是超过谭人凤的。仇亮虽然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军校,但并不缺少消息通道,也并没有停止思考。
他毕竟是曾经的同盟会湖南分会的副会长,是负责军事动员,后来还负责情报。知道的很多。就算有些同盟会高层对于仇亮有些不满,但还真不会有人对他不敬。
毕竟仇亮的地位在那里。
“蕴存,这不仅仅是子清一个人的事情。这还是我们同盟会西南支部的大事情。”
“谭老,我毕竟是一个小辈。还是等总理回来再说。”
张学文还是劝了一下谭人凤。
谭人凤摇摇头,道:“我前两天收到了钝初的电报。他想推荐你为大元帅,希望我们支持克强为总统。我认为你要是不去竞选总统,这个办法也不错。”
张学文皱了皱眉。
对着谭人凤道:“看起来钝初兄和总理之间的关系真的很不好。不然他怎么会这么着急的要推克强先生当总统。他不是最推崇宪政吗?为了推黄兴上去,连这种密室政治手段也用上。克强先生什么意见?”
难怪历史上,孙中山回国担任总统之后,是那样的寸步难行。
连宋教仁这样的同盟会大佬,都跟孙中山如此不对付,如此不欢迎孙中山回来。而且张学文对于宋教仁这一点很是反感。
宋教仁一向推崇宪政,可是为了防备孙中山,为了推黄兴上位,竟然要跟张学文进行利益交换。这跟他一直鼓吹的宪政思想完全背道而驰。
想要宪政,但现实情况不允许。让他跟现实低头,他又是一个理想派。两边都靠不上,注定宋教仁的梦想不会成功,注定宋教仁在现实当中寸步难行。
“克强兄,当然是推辞了。他的性格你还不知道?”
“是啊。克强公,真人杰也。”
发自肺腑。
对于黄兴,张学文接触不能说很多。张学文虽然认识黄兴时间很长,但是真正跟他交谈过的次数是有限的。但是每一次张学文都能够感受到黄兴的人格魅力。
这是一个真正视功名利禄为粪土的高洁之士。
黄兴并不是没有机会成为同盟会一把手。
但每次他都为了大局谦让。因为同盟会最强大的力量就是两广和两湖的力量。如果孙中山和黄兴闹翻,那么很容易造成两湖和两广的闹翻。
那么同盟会就真的散架。
毕竟在两广地区孙中山影响力最大,而两湖地区黄兴是代表人。为了不让同盟会散架,为了大局,每次黄兴都会退一步,支持孙中山。
真君子。
黄兴绝对是真君子。
可能他的能力有问题,或者说他的目光不算远大,甚至他的性格优柔寡断。但他绝对是一个身体力行,不惧艰难,不惧牺牲,更是懂得为大局的人物。
同盟会几次起义,黄兴都是冲锋在前。像黄花岗起义的时候,黄兴都是拿枪直接冲锋的。在同盟会高层当中,黄兴这样身先士卒的少之又少。
“谭老,克强公如此态度,加上南京那边云集各地革命党。想要真正平衡大家,最终还是需要总理回来。我要是去了,他们是不会欢迎我的。”
这可能是一个悖论。
国内革命党很多人都鄙视孙中山,很多人都不喜欢孙中山。很多人认为孙中山吹吹牛还行,但并没有真才实学。甚至很多实力派来说,这天下是我们打下来的,凭什么你过来当总统。但是到了真正想要平衡国内那么多派系的时候,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永远是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