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存,你看看。”
“倪嗣冲好大的胆子。”
仇亮看完之后,忍不住把电报拍在桌子上。因为袁世凯任命的武卫军右翼统领,任河南布政使帮办军务的倪嗣冲突然袭击安微,占领安微颍州府。
安微也是早早独立的一个省份。
倪嗣冲占领颍州府之后,大肆抓捕革命党人。然后和安微革命军对峙。安微革命军淮上军,几次和倪嗣冲交锋,都处于绝对下风。
目前的河南,北洋军集结。倪嗣冲的部队,就是北洋军的部队。进入安微之后,淮上军面对北洋军是节节败退。
仇亮是大怒。
袁世凯这个两面三刀的家伙,一面跟革命党谈判,一面攻击已经独立的省份,杀害革命党。张学文这里是因为汉口保卫战元气大伤,所以舔伤口。
但是南京那边,其实实力还不错。
并没有太多的损失。完全有能力组织一个北伐军队。就算无法组织一个北伐部队,但派兵进入安微,帮助淮上军抵抗倪嗣冲的部队还是可以的。可是现在却跟袁世凯暧昧。这让仇亮岂能不生气。
“袁世凯出手依旧是稳准狠。”
对于袁世凯,张学文还真是挺佩服。
袁世凯在汉口受到挫折之后,回到北京第一件事情就是吓唬清朝。吓唬他们革命党怎么怎么强大,北洋军在汉口遭受失败等等。然后让冯国璋、赵秉钧他们吓唬清朝那些贵族,说革命党一旦来到北京就会屠戮满清王公大臣。
当然吓唬完清廷,他就要开始吓唬革命党。
本来声势浩大的东三省,士官三杰的起义,转眼之间就消失。士官三杰领头的吴禄贞,突然被人暗杀。张绍曾这个人优柔寡断,看到吴禄贞死了,只能是听从袁世凯的安排出国考察。
蓝天蔚一看这种情况,当然是立马潜逃,跑到了大连。
他们三个人率领的部队,本来就是北洋军发展的。因此解决了他们三个人之后,袁世凯直接就任命第六镇、第二十镇、第二混成协新的领导。
这个过程当中,这几支部队竟然没有丝毫的反抗。
可以看出吴禄贞他们在这些部队当中真是没有丝毫的根底。人家袁世凯一出手,部队立马就回到了袁世凯的怀抱当中。声势浩大的东三省起义,就这么轻易被袁世凯摆平。
眨眼之间,袁世凯就让东三省的情况立马变化。然后袁世凯立马让第六镇、第二十镇从东北进入关内,来吓唬革命党。
第六镇回到京城,保护京城的安全和增加袁世凯在这里的实力。而第二十镇驻扎正定,往西威胁山西,往南就支援河南,中间则是保护北洋军的后勤通道。
当然与此同时,袁世凯就命令曹锟的第三镇攻击山西革命军。
山西那点实力,哪里是北洋军的对手。先是在石家庄被第三镇打的大败,紧接着北洋军直插山西,丢掉了娘子关。很快连太原都不保。山西革命军都快被赶出山西,要跑到绥远。
这一下让很多革命党胆战心惊。
原来北洋军如此强大。只是调动了第三镇,就打的山西革命军丢盔弃甲。现在第六镇、第二十镇都进入了关内,两万多人马,这威慑力就更强大。
山东是第一个被吓着的。
看到北洋军直插山西,山东本来就是袁世凯的老巢,立马就宣布取消独立。之后袁世凯开始派自己的嫡系人马进入山东,开始清理山东的革命党。
连消带打,袁世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把自己在汉口失利的不利影响消除干净。长江以北的省份,再次成为袁世凯的地盘。然后一点不停留,让倪嗣冲攻击安微。
“吴禄贞名气大,可惜和徐锡麟一样,徒成匹夫之勇。子清,你说说到底是谁下的手。”
仇亮这个时候突然埋怨吴禄贞。
其实不只是仇亮一个人,有很多人惋惜吴禄贞,也有很多人埋怨吴禄贞。本来这是多好的一个机会,南方各地独立,加上山东、山西独立,让袁世凯也是非常难受。
这个时候吴禄贞只要稳住,来一个突然袭击,真有可能给袁世凯致命打击,直接埋葬清王朝。
可是结果呢?
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当年徐锡麟也是如此。徐锡麟当年的位置,跟张学文在湖南差不多。但张学文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打基础。可是徐锡麟太相信自己的个人魅力。
以为自己振臂一呼,就会从者如云。
可惜只有几个学生呼应他。
吴禄贞也是如此。他的第六镇,根本就没有人听他的话。
“估计会成为一个悬案。每次大动荡的时候,这种悬案又不是一个两个。不过从结果来看,袁世凯是最大的得益者。”
民国历史上这种悬案太多太多。辛亥革命的功勋最后被暗杀,或者没什么理由就被杀害的,有几十个人,甚至细数起来估计超过一百。当中有一大半都是悬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子清,我们不能就这么看着。这样会打击我们的士气。”
“对。”
张学文想了想,道:“要形成舆论。要让我们所有的报纸都出声,谴责倪嗣冲的这次行动,也要谴责袁世凯的暴行。南京那边不是要跟袁世凯谈判,我看他们有什么颜面谈判。声势要搞大一点,给南京那些人一些压力。”
“好主意。”
“南京那边最好有所表示。不过我们也不能看着。林祖坤的第四军要随时准备。”
“可是陆军第一镇还在湖北,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牵制。”
倪嗣冲攻击的是安微北部,张学文的部队要过去帮忙,必须要通过目前的陆军第一镇。没有把他们赶出湖北,是无法给倪嗣冲一个教训。
而陆军第一镇,那是战斗力相当强悍的部队。加上禁卫军,人数超过两万。想要驱逐他们并不容易。
“看来过段时间一定要解决他们的问题。”
…………
“对于武昌的这份电报大家怎么看。”
“我认为应该谨慎。”
张学文不仅大肆发动舆论抨击袁世凯和倪嗣冲,还给南京那边发了电报。虽然南京临时政府还没有成立,但是南京已经成为革命指挥中心却是毋庸置疑的。各地的革命党大佬已经开始云集南京。
而且就在不久之前,黄兴在大家的推举之下,正式就任大元帅职位。
所以张学文就给他打了电报。
意思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