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诚是个稳重的,知道生意被抢了也没着急的跳脚,倒是认真想了办法,二姐这边急得巴不得和抢生意的人打上一架。
素华帮不上什么忙,不过也是有些自己的看法。
他们的摊位是在路边的小吃街,人流量其实是不错的,只是豆腐这类的算是菜品类的一种,早上买的人多,下午就少了,而且早上没卖完的,下午也几乎就卖不出去了。
小吃街本来以小吃为主,现在的小吃花样不多,都是一些卤煮的串串,酱牛肉酱肘子的,再或者是饼类的,也没什么花样了。
素华提了个意,要不也弄一些卤煮的小吃,混合豆腐一起卖,就算豆腐不赚钱,还有卤煮的小吃,小吃不赚钱,还有豆腐维持,做两手的准备。
这是个好主意,只是开卤煮摊子的,哪个不是自己有秘方的?现在搞茶叶蛋用的卤料也都有讲究,哪家的好吃,哪家的不好吃,口口一传,谁都是往好吃的那边跑。
池素秋叹了一口气:“现在的人们生活条件好了,特讲究,就连买个豆腐,都要嫩的,都是不好伺候的。咱们哪儿去搞卤料配方,搞这些卤煮?”
素华说,“没配方自己弄嘛!还有,咱们也不一定是搞卤煮呀,咱家豆腐这么多,用豆腐做一些特色小吃,也算是个新鲜玩意儿。”
在饭馆的那会儿,饭馆的菜品除了有名堂的大菜,一些特色菜都是禤厨子和周厨子两人给创造试出来的。
天无绝人之路,就看自己愿不愿意给自己创造新路。
池素秋没反应过来,刘诚倒是被提醒了一下。
刘诚做豆腐的本事是和他们村里人学的,而且跟着村里的人一起帮厨,不说是个大厨,但本事真不差。
之前村里有人做大席的时候,就见有些厨子师傅把豆腐炸了之后,当成一道菜,上了席。
原先刘诚刚接触,不明白,只是以为豆腐老了不新鲜了做菜不好,就被厨子师父重新利用了。
后来才知道,这其实就是自古以来的一道小吃。
县里的小吃街是进入八零年之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说起来,他在这条街这么久,还没见过有人弄煎炸类的小吃,倒是可以试一试。
“素华这是个好主意,咱们不能一昧的卖豆腐和豆花,确实需要改一改,不改别得,就把咱这豆腐改一改,当小吃去卖。生意不好,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刘诚说着,心血一起,起身就去了厨房。
池素秋发了个愣,有可能是怀孕的关系,压根就是呆呆的。
素华不清楚这个二姐夫想到了什么,但听他这话,应该是有主意了,于是推了二姐。
“走,跟着姐夫去看看,看看做什么。”
厨房里,刘诚拿了一块豆腐,切成四方小块,然后倒油入锅,烧热油锅之后把切好的豆腐一块一块地放进油锅,将豆腐炸了起来。
池素秋还以为他要做饭了,但做饭没见淘米理菜,就炸了豆腐,也是稀奇。
“你怎么干炸豆腐了?”
刘诚这会儿心思都在锅里,没回话。
素华看着,明白了,给二姐解释了一句,“姐夫应该是在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