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帝国人口爆发式增长,这一百多年来,各个星球开发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帝国地广人稀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帝国这一百多年来没有大的扩张地盘,光只按原来三百个生命星球来算的话,三千两百亿人口平均下来,每个星球这就十多亿人,对一个庞大的星球来说,十亿人口还是非常少的。
事实上,帝国这些年虽然没有向外扩张地盘,但凡是靠近帝国大本营及太阳系周边星系都有大量的人工改造生命星球。
这使得帝国拥有的生命星球增加到四百多个,并且这个数量还在逐年增加中。
这些新增加的人工改造生命星球,自然都是位置非常优越的星球,一旦改造完成后,就会及时进行开发,不然的话,帝国生命星球多的是,也不会花巨大费用及时间来改造荒芜星球。
现在炎黄星系的其他几个荒芜岩石星球全部改造成生命星球了,因为这里是帝国大本营,除了药王星因为重力太大,不适合普通人长期居住以外,人口最少的星球常住人口都在三十亿以上。
这中间人口最多的炎黄星更是达到六十亿,当然了,这还是帝国刻意控制炎黄星的人口增长,不然人口更多,毕竟首都星不能开发过多,使得原力浓度下降太多。
大量的人口居住在这里,再加上周边近距离范围内还有另外两个星系,使得整个炎黄星系这片星域变得异常繁华,商业活动频繁。
这里每个星球就像一座座巨大的城市一样,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往来于各个星球之间。
帝国其人也星系的人也经常往来于帝国首都炎黄星,使得整个炎黄星系的太空交通非常繁忙。
其实不光是炎黄星系变得非常繁华,其他们帝国早期占领的炎黄星周边星系,及太阳系周边星球都是这一百多年重点开发的星域,这些星系同样开发利用程度很高。
帝国人口95%都集中在这些星系,倒是帝国与明珠之源航线上的各个星系除了作为据点的星系外,其他星系开发的比较少,更还有大量星系处于无人状态,完全没有开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虽然帝国民众己经进入星际时代多年,交通工具非常先进,但再选进的交通工具,相对于宇宙空间来说,还是显得太慢,边远星系的人往来一次首都需要不短的时间。
人类毕竟是群居群体,喜欢扎堆居住,越是人多的地方,想进入的人越多,以帝国现在发达的科技,就算是一个星球上居住几百亿人也养得活,消化得了,这就造成帝国目前各个星系开发极不均衡。
帝国这年一直处于人口极度缺乏状态,一方面是众多生命星球需要开发,需要海量的人口,有很多工作不是光靠自动化程高的机械就能完成的。
更何况帝国一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自动化太高的机械的研发及生产应用,这个观点是王星海吸取迪尔文明的教训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