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准备要计划对萧敬之动手前,何明煜回到了京城。
他回来的阵仗实在不小,齐国使臣护送,半路上隆康帝又找人将他接回,一行二十几人各个骑马,昂首挺胸的进了京城。
可见隆康帝这人的胆小,生怕齐国不满意。
何明煜回京后第一件事自然是要进宫,向隆康帝回禀到齐国的事。一走几个月,发生的事实在是不少,这一回禀就回禀到了黑天,趁着宫门下钥前才出来。
但齐国的使臣留在了皇宫里,准备在宫中小住,何明煜临出宫前,隆康帝还要他明日早些进宫来,要他带着齐国的使臣在京城里走一走逛一逛。
深夜,曲皇后来到了御书房,见隆康帝正坐在龙案前头垂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听见曲皇后进来,隆康帝慢慢的抬起了头,说道:“齐国真是狮子大开口。”
这句话让曲皇后有些摸不清头脑,试探性的问:“难不成齐国是不满陛下处理使臣遇刺的结果?”
“并非如此,若只是不满也就罢了,他们终归是不敢轻举妄动。”隆康帝慢慢握紧了拳头:“但齐国来的这帮人,说他们的主子可怜朕身下无嗣,想要过继个他们的皇子过来!”
曲皇后震惊了:“他们怎敢这样说!”
“这是不把朕放在眼里,不把大周放在眼里!口口声声是关心,实则就是故意气朕!”隆康帝忍无可忍,一把将手中的狼毫扔出去老远,砸在墙上溅了好多墨点,继续沉声道:“接着又透露他们齐国的军事,言语十分狂妄,朕也不知他们所说是真是假。”
何明煜虽是大周人,但他的心是在齐国的,这个曲皇后明白,隆康帝也知道。
他到了齐国,自然会将自己所知的事全部说出来。
五年前方钊被杀后,齐国就开始蠢蠢欲动了,奈何这些年齐国的将士们被方钊打死打伤的数不胜数,要等上几年才能储备好力量。
现如今五年过去,总有更厉害的将士被提拔上来,也该到了他们向大周伸手的时候了。
因此隆康帝格外的不安,迫切的想找个办法稳住现在的局面。
曲皇后急忙劝道:“陛下千万不能自乱阵脚,他们不过是在吓唬您。”
“朕乃天子!朕怕他们吓唬?”隆康帝冷哼一声:“纵然没了方钊那个叛贼,朕还有文峥蒲元二位将领!”
曲皇后拆台道:“文将军与蒲将军都没同齐国的将士们打过交道,没有经验又无人带领,只怕是不成啊。”
“所以你要朕怎么办呢?这场大战不可避免,难不成真要齐国的送来一个皇子,做朕的儿子?”
曲皇后没想到隆康帝如此窝囊,心中又不免暗爽。
当年隆康帝认定了方钊有罪,认为方钊通敌叛国,成了齐国的人。可现在想想,倘若方钊叛国,那城门就如同大敞四开欢迎齐国兵马到来,哪里还有隆康帝在这儿窝窝囊囊的机会?
现在没了方钊,大战一触即发,齐国主动过来挑衅,隆康帝还得边挨巴掌边赔笑,曲皇后担忧的同时,也觉得隆康帝纯是自作自受。
“明煜今日回京,与陛下都说什么了?他如果一心为了大周,那定然会缓解大周和大齐之间的不睦。”
隆康帝闻言,冷笑了一声:“怕是正摩拳擦掌,要做朕的位置呢!他这小子以前藏的很好,现如今朕是看透了,他就是个两面三刀的东西,到齐国这一趟不为大周做事,还成了齐国插过来的一把刀!”
他从来没感觉过这么憋屈,明明大周什么都不缺,国土又大人口又多,偏偏找不出几个像样的将领,如若两国开战,连个能上阵带兵的将领都没有!
以前他还能把希望寄托在许尽川的身上,因为许尽川得方钊真传,学的都是上阵杀敌的真本事,但如今许尽川在隆康帝的心里已经是一个通敌叛国的小人了,隆康帝哪里还敢重视他?
这样堵了自己的后路,隆康帝能放下心才怪。
“也难怪,他是孟氏所生,身上流着一半齐国人的血。”曲皇后感慨:“当年若是不将孟氏留下,也不会发生眼下的事。”
齐国可不会傻呵呵的真的把皇子送过来,那不是成了大周手上握着的命脉了吗?只有何明煜,是他们能够将手伸向大周的桥梁。
隆康帝觉得曲皇后这样说是在怪罪他,顿时火了,拍着桌子说:“若不是朕聪明,现如今孟氏已经成了宫中的嫔妃,只会比现在更加目中无人!朕将他赐给了老六,省去多少麻烦你看不见吗?身为中宫你敢数落起朕的不是来,难不成朕要退位,这皇位送给你?”
曲皇后心里委屈,跪下说道:“陛下息怒,臣妾不是这个意思!”
“叫你来也没用,想不出一点有用的主意,还只会给朕添麻烦。”隆康帝伸手一指:“出去。”
他能这么做事这么说话,曲皇后是丝毫不意外的。
当年齐国将孟思屏送来,曲皇后便告诉过隆康帝,叫他别收,想个办法将人送回去,可隆康帝瞻前顾后,说是为了以后着想不能不收,实际上就是怕齐国翻脸。
她已经要恶心死隆康帝了,但她是皇后,现如今国事都轮不到她还插嘴了,她又能有什么办法?
在曲皇后走后,隆康帝又叫了刘智进来,沉思了一会儿说:“朕早年间在民间留下的那个儿子,你可找到了?”
“回陛下,还没有。”
“废物东西!”隆康帝起身将刘智踹倒:“养你做什么吃的!这么多年了还是杳无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