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伯听到这儿也是一脸的不可置信,看着方湛迟问:“掌柜的当真是小初?”
方湛迟不知道该怎么说,也不知道姐姐究竟愿不愿意他将这些说出去,便只能低着头不说话。
温南荨说道:“我是与不是,其实没那么大的差别,纵然我不是,她的想法我也都明白,我会继承她的仇恨,让她看见方家大仇得报的那天。”
傅求渊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抬起头说:“如若真是这样,那我愿意跟着你干。”
早就料到这点的温南荨弯唇一笑:“我知道傅大侠是值得信任的人,这些事一定不会宣扬出去。”
“总比方钊强,还将我的事说给自己闺女听。”傅求渊没好气儿的说。
温南荨眼睛一弯:“他的女儿可谁也没说过呢,这件事被瞒的死死的。”
“那现在你想让我做什么?我身子如今不大好,加上年纪也大了,再拖几年怕是没办法报仇了,最好现在就动手。”
“不急。”温南荨淡淡的说:“我要报复的是许尽川和狗皇帝,而非整个大周。如今许尽川是大周的将军,狗皇帝又是大周的命脉,他们一旦有个人出事,都会让周边虎视眈眈的准备随时出手,那样大周的百姓就会陷入水火之中,这不是我想看见的,也不会是方大将军想要看见的。”
“那你准备怎么办?若是太优柔寡断,拖到那狗皇帝断气儿也报不了这个仇。”
“我们不仅要杀他们,还要将方家的清白找回来。方大将军一世做忠臣,保卫大周百姓多年,不该被人误解,到九泉之下还被那些不明真相的人戳脊梁骨。”温南荨看着傅求渊,认真的说:“傅大侠是过去的旧人,一定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事,就比如刑部尚书萧敬之。”
傅求渊眉头一皱,带着疤痕的眼睛让人不敢直视:“怎么,这事与萧敬之那王八蛋还有关联?”
温南荨实话实说道:“我杀了和此事有关的很多人,比如说定国公,和金纹正等等,定国公临死前同我说这件事里萧敬之也有参与,所以我想知道他和方家究竟有什么仇怨。”
傅求渊将剑握在手里,有些生气的说:“那王八蛋当年差点害的方钊的闺女无法下生,冲这一点我记他一辈子!不过方家出事和他究竟有无关联,我也不清楚。”
“那当年他们的旧怨究竟是什么?难道只是萧敬之爱慕方夫人这么简单吗?”
傅求渊冷笑一声:“何止!萧敬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他家世代簪缨,出过很多大官儿,也因此很得那瞎了眼的狗皇帝重视,他能够把自己的闺女送进宫做宠妃,便可知他这人不是个老实的。”
萧贤妃的年龄不比方晚初大多少,她的闺女何云昭也比方晚初小了许多,和人老珠黄的曲皇后相比,萧贤妃就鲜嫩许多了,所以隆康帝格外的宠爱萧贤妃,让曲皇后经常受委屈。
“当年贤妃进宫时才十四岁,可见萧敬之是个多么狠心的东西。”傅求渊眼神一暗:“萧敬之喜欢严氏,但被严家拒绝,因此因爱生恨,方钊不好出手,我曾经教训过他两次,恐怕也是因为这个被他记恨上了方家。”
萧敬之不认识傅求渊,他结怨的人也不多,很容易就想到了方钊,所以将这笔账记在了方钊的头上。
难道真的只是因爱生恨这么简单吗?
温南荨总觉得这里面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可她又实在问不出来。
“那就请傅大侠好生为我查一查这个萧敬之,您别暴露自己,也不要轻举妄动,以免伤了自己。复仇的路还很长远,万万不能折在半路上。”
好在第二天,何云曦就送出了回信,说是还想吃枣香坊的点心,派人出宫给温南荨传个话。
信件被大大方方的送到了温南荨的手上,她拆开看了后,整个人都愣住了。
信上所写,萧敬之早年间有些落魄,那时他没能下场考状元却没能中榜,连个举人都没混上,萧家一时间对他无望,便要随便给他找门亲事,再扶持下一位萧家的后人。
那时找的就是严氏的表妹,因为严氏也算是个大家闺秀,但她的表妹属于严家的旁支,凑合凑合嫁给萧敬之也属于高嫁了。
但去看严氏表妹的时候,萧敬之却对更加貌美的严氏一见钟情,当天就展开了软磨硬泡的追求。而之前说好的严氏表妹自然也嫁不成了,萧家对此十分生气,认为萧敬之没有出息,还对他用了家法。
对于萧敬之的做法,严氏十分反感,还与好友曲皇后说过此事。
可能是为了严氏,萧敬之再次下场时一举中地,成了萧家最有希望的传承,他便迫切的找到严家,要娶严氏。
接着便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严氏拒绝了他。
那时的萧敬之意气风发,怎么也没想到严氏会拒绝他,大概是觉得严氏喜欢的是地位是前程,可他哪里会知道,严氏看重的从来不是地位金钱这些东西。
拒绝了萧敬之的求亲后,萧敬之恼羞成怒,找人散播他与严氏的谣言,让严氏的名声一败涂地,一时半会无人敢娶。
这样做是为了逼迫严氏嫁给他。
可方钊不信邪,后来传出了方钊与严氏定亲的事,萧敬之更加生气了,哪怕他娶了妻子也对此事放不下,在严氏第一次有孕时,他甚至造谣严氏腹中的孩子是他的骨肉。
当时还有人找他求证,但他表面上装作毫不知情的模样,甚至对严氏多有维护,实实在在的越抹越黑。方钊得知此事,从战场上大胜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让人抓了所有传瞎话的,一个个的审问过去,果真问出了萧敬之。
隆康帝那时也是刚登基没多少年头,正是要安稳老臣的时候,萧家是几代忠臣,他不能得罪,所以为萧敬之抹了这件事,还安抚了方钊一番,这件事才没至于闹的满城皆知。
温南荨看完信后,总结出了萧敬之的性格。
自大,阴损,还有种莫名的自信,嘴上说着情爱,背地里下的手全是要致人于死地的,完全不想这个世道的女子传出那样的风言风语还有没有活路。
如若不是方钊对严氏十分信任,放在别的男人身上,严氏就死了一百回了。
这种人要是说会记仇十几二十年,最后落井下石,温南荨是完全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