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很大。
杨一清仔细给朱厚熜和其他朝廷重臣分析草原的变化。
“花当活着的时候,朵颜卫实力强大,福余卫和泰宁卫都依附朵颜卫。当然花当能够指挥的动福余卫和泰宁卫,除了自身实力强大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控制了朵颜三卫朝贡的通道。以往福余卫和泰宁卫要朝贡,必须要通过朵颜卫的地盘,必须要得到花当的同意。因此他们只能是依附花当。但现在不一样,辽东开了马市,特别是沈阳筑城之后,开原、铁岭都允许进行边贸。这些地区允许开马市之后,福余卫和泰宁卫完全可以直接和辽东进行边贸,不再需要仰仗朵颜卫。现在花当死了,朵颜卫想要控制福余卫和泰宁卫就更加困难了。”
朝贡贸易,对于草原部落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发生了争贡之役。
归根结底就是日本两个大势力为了争夺朝贡贸易的资格打起来的。
草原部落对于大明朝很多物资是非常需要的。一旦没有大明朝物资,特别是那些日常生活用的东西,他们的生活就会陷入困苦。之前朵颜三卫和大明朝的朝贡贸易,完全掌握在朵颜卫手中,掌握在花当手中。倒不是说朝廷不同意福余卫和泰宁卫朝贡,而是福余卫和泰宁卫要朝贡,必须要通过朵颜卫的地盘。
如果朵颜卫实力不强大,那么没什么事情。
但花当当政的时候,朵颜卫偏偏实力强大。朵颜卫如果不借路,福余卫和泰宁卫根本无法来大明朝进行朝贡。但现在大明朝在辽东大开马市,反而是取消了朝贡贸易。福余卫和泰宁卫,不需要通过朵颜卫,可以直接在辽东,特别是沈阳进行贸易。这样朵颜卫对于福余卫、泰宁卫的影响力迅速下降。
再说朵颜卫的枭雄花当死了,让福余卫和泰宁卫对于朵颜卫的畏惧大大减少。
花当的儿子和孙子,虽然也都是猛将出身,名气不小。但和花当这样纵横多年的枭雄,威慑力上根本无法相比。朵颜三卫的分裂,近在眼前。
朱厚熜是连连点头。
杨一清老了,但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一点都不糊涂。
准确的表述了目前的情况。杨一清看大家都很仔细的听自己的话,继续道:“现在情况非常好。臣认为现在这个机会一定要把握,控制住承德,扩建承德,让承德成为朝廷控制的重要城市。兀良哈万户和朵颜三卫,现阶段谁也挡不住我们控制承德。控制承德,连线大兴、阜新新城、彰武新城、新民新城,就可以在这里新成立一个省,能够彻底结束辽西走廊受到朵颜三卫常年袭扰的局面。反而会压制朵颜卫的活动空间。盛总制(盛应期)的计划很好。”
“现在朵颜卫内乱,自顾不暇,的确是好机会。等朵颜卫结束内乱,到时候怎么应对?”
要新建的省份,类似于几百年后的热河省。
时机把握的很好。
花当的二儿子把儿孙和孙子革兰台两个人,自从花当死了之后,为了左都督位置开始内乱。双方在大宁天天扯皮,而且因为双方的对峙,朵颜卫左都督一脉分裂成了两个部分,甚至发生了军事冲突。
双方都希望得到大明朝的支持,因此派人希望得到朝廷的册封。
也就是朵颜卫左都督之职。
不过朵颜卫内讧,是朝廷喜闻乐见的,当然不会支持任何一方。不过等他们结束了内乱,花当留下来的朵颜卫实力还是不错的。
花当控制的人口近十万,在朵颜三卫当中实力最强。
实力是不弱的。
“臣认为可以做三个措施。第一,延续李都御史(李承勋)在的时候,吸纳朵颜卫下属部落的做法。继续吸引朵颜卫下属部落,未来几年之内吸收几万人,安置在辽东和山东一带。目前朵颜部落内乱,控制不住手底下的部落,正适合策反这些部落。”
打击草原部落,杨一清选择的总是打击他们的人口。
因为草原人口是他们最大的一个弱点。
而中原王朝,人口占据绝对优势。现在辽东有几百万人口,山东有上千万人口,迁移一些部落放在这些地方,让他们慢慢的学会种地。十几年之后新出生的孩子,都会忘记自己是草原民族。
而朵颜卫近十万人口,但比强盛的时候少了三万多人。如果再迁移几万人口,到时候朵颜卫控制的人口就只剩下六七万人。这对于朵颜卫的打击非常大。
“第二,辽东方面的骑兵应该持续的出击,打击那些不听话的部落。而且不是简单的打击,应该出击一次,就彻底灭了一个部落,人口全都俘虏,迁移过来。同时拉拢一些中小部落,孤立朵颜部落。利用现在朵颜部落内乱的机会,不停地削弱朵颜部落的实力。”
消灭不听话的部落。
应该说朵颜三卫当中,除非是他们的主力部队。
要不然普通的部落,是根本挡不住辽东的骑兵部队的。杨一清是反对朱棣时代那种大规模的北伐,因为朝廷负担太重。相反更喜欢支持骑兵部队偷袭草原部落。
虽然不算是堂堂正正,但效果非常好。
骑兵部队来去自如。
灭掉一两个中小部落轻而易举。
“第三,彻底分裂朵颜三卫,以后不能让他们统一行动。臣建议朝廷按照朵颜卫、福余卫、泰宁卫左右都督的划分,首先分割朵颜三卫,绝对不能允许超大部落的存在。同时在左右都督的基础上,朝廷应该再设立一些职位。不再以部落为主,而是划分地盘,让他们管理地盘。且划分管理军队的职位,管理民政的职位,分的越细对于朝廷越有利。”
为了控制朵颜三卫,杨一清这段时间也是考虑了很多。
特别是没有了花当这个枭雄之后,控制朵颜三卫有了很多可能。朱厚熜听着杨一清的话,明白杨一清的想法,和清朝时候的盟旗制度有些相似。
朱厚熜大致同意杨一清的想法。
因此道:“朵颜三卫加起来有上百个部落,可以让其中几个部落成立‘盟’,设立盟主,管理部落民政。朝廷以后和这些部落接触,以后和这些部落谈判,都是和他们的盟主谈判。如果需要也可以册封一些副盟主,朝廷给他们发放俸禄。至于朵颜三卫部落的那些军队,可以设立和盟主平行的都统。盟主管理民政,都统管理军队。先从那些依附朵颜三卫的中小部落开始实行,最后推广到朵颜三卫当中。以势压之,以利诱之。具体的计划,内阁商量一下。”
“遵旨。”
“鞑靼部落有统一的倾向,应该怎么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