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部落有统一的倾向,应该怎么应对?”
“皇上,面对统一的鞑靼部落,朝廷应该联合草原其他部落,一起打击鞑靼部落。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兀良哈万户开始侵吞原鞑靼右翼的草原,特别是永谢布万户控制的草原。兀良哈万户如此大规模的扩张势力,和鞑靼汗庭的冲突会越来越大。鞑靼汗庭肯定是想要阻挡兀良哈万户扩张,到时候察哈尔万户正面阻挡兀良哈万户,喀尔喀万户和科尔沁部落背后袭击兀良哈万户。双方之间的冲突必然越来越激烈。”
杨一清在地图上指了指各自的位置。
朱厚熜非常重视地图的制定。
地图上标注之后,各方势力、各个部落的情况是一目了然。兀良哈万户现在的位置,是非常适合放牧的地方,相比起漠北来说天气也没有那么恶劣。可是这个地方好是好,但同样也是四战之地,因为兀良哈万户控制的地方,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都是敌人。
特别是兀良哈万户慢慢控制了永谢布万户的地盘之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没有了鞑靼右翼的牵制之后,鞑靼汗庭就要承担阻止兀良哈万户扩张的重任。而且鞑靼汗庭的几个大部落的位置算是半包围兀良哈万户。
之前鞑靼汗庭不愿意和兀良哈万户发生冲突,但现在只能是扛起打击兀良哈万户的旗帜。兀良哈万户之前在战场上被俺答捶打,可是鞑靼右翼大败之后,兀良哈万户实力迅速大增。
大量本来依附鞑靼右翼的中小部落投奔了兀良哈万户。
因此鞑靼汗庭想要维持自己蒙古大汗的地位,就必须要打击兀良哈万户。鞑靼部落的那些首领,都是黄金家族的后人,都是达延汗的子孙。
而兀良哈万户是完全的外人。
因此鞑靼部落谁当大汗都没有问题,但唯独不能让兀良哈万户当霸主。
“兀良哈万户,目前部落众多,人口众多,必然会吸引鞑靼汗庭的主力。既然如此,我们就要联合兀良哈万户,对抗统一的鞑靼部落。除了兀良哈万户之外,草原还有一些部落,朝廷可以拉拢。如西北部的瓦刺部落,还有一些游离在外的中小部落,朝廷都可以拉拢他们,一起对抗鞑靼部落。”
草原太大。
因此各种部落也多。
杨一清的意思就是拉拢这些部落,一起对抗鞑靼部落。对于大明朝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物资丰厚。这对于草原部落是很大的诱惑。
“而且现在的情况,对朝廷是有利的。特别是鞑靼汗庭和兀良哈万户之间发生冲突,就给我们一个机会。河套,鄂尔多斯万户控制的河套地区。”
杨一清在地图上指了指河套。
当然广义上的河套地区很广,但狭义上的河套地区指的就是鄂尔多斯在的地区,就在榆林对面的地方。
这就是平常大家说的河套地区。
“宣府大战,永谢布部落全军覆没,永谢布万户彻底消失。同样鄂尔多斯万户的军队也是损失惨重。鄂尔多斯万户先是和兀良哈万户作战十来天,又在宣府受到重大打击,伤亡超过两万人。鄂尔多斯万户所有部落人口加起来,巅峰时期也就是十五万人左右。一战丢失两万多人,而且都是青壮年,这是鄂尔多斯万户根本无法承受的打击。加上战败之后,很快天气寒冷,不到一个月草原就下雪,根本没给鄂尔多斯部落准备过冬的时间。因此对于整个鄂尔多斯万户打击非常大,这个冬天不知道饿死、冻死多少人。经过这个冬天之后,战死的、冻死的、饿死的、脱离鄂尔多斯万户的,现在鄂尔多斯万户也就有个十万人左右。也就是说现在是鄂尔多斯万户最虚弱的时候。而且鄂尔多斯万户这种虚弱情况,不是一两年,甚至是三四年之内能够恢复的。”
“嗯。”
朱厚熜很赞同杨一清的分析。
草原部落本来人口就少,一次性损失了两万多青壮年,对于任何一个草原部落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事情。而且嘉靖八年他们为了和兀良哈万户打仗,消耗了大量的储备。
战败之后,又没有任何的准备时间,就迎来了下雪天。
对于草原部落来说,冬天是最难过的时候。一旦准备不充足,冬天饿死、冻死都是非常平常的事情。而且一旦冬天太冷、下雪太多,那么还会冻死一大批的牛马羊。一旦冻死太多的牛马羊,那么部落第二年的情况都会很艰难。
鄂尔多斯万户就是这样的情况。
人口损失大,碰到了寒冷的冬天,人口减员非常严重。加上鄂尔多斯部落惨败,导致不少部落脱离了鄂尔多斯万户,结果鄂尔多斯万户的人口迅速下降。
杨一清根据各方面的情报判断,现在的鄂尔多斯万户的人口只有十万人左右。比巅峰时刻少了五万人。
“且鄂尔多斯万户最大的问题是,虽然吉囊有鞑靼汗庭的支持,但鄂尔多斯部落在鄂尔多斯万户当中已经是没有当初那种鹤立鸡群的强大实力。没有了这样强横的实力,鄂尔多斯部落想要跟以前一样领导鄂尔多斯万户,让鄂尔多斯万户的部落统一行动,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鄂尔多斯万户的其他一些强大部落,是不会乖乖的听命于鄂尔多斯部落。”
鄂尔多斯万户在宣府丢下了两万多人。
主要都是鄂尔多斯部落的骑兵。
要不是博迪派人支持,鄂尔多斯万户就彻底分裂了。现在虽然稳住了阵脚,没让鄂尔多斯万户分裂,但也没有了以往的统治力。
其他部落已经是三心二意。
特别是鄂尔多斯万户的那些大部落,更是不愿意屈居鄂尔多斯部落统治之下。鄂尔多斯万户无法团结,对于鄂尔多斯万户整体的实力是巨大的打击。
“因此臣建议,朝廷应该制定收复河套的计划。”
“河套,河套。”
朱厚熜看着地图连连点头。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河套一直是“塞上江南”,是中原王朝控制西北最重要的一个地方。有了河套地区,可以往北压制草原部落,往西压制西域部落。
河套地区,自古就是土地肥沃,可以种植粮食,安置大量的人口。
可惜明朝前面的皇帝把河套丢了。
这些年明朝在西北被动,也是因为没有河套,无法给西北军队足够的后勤。若能够收复河套,朝廷在西北的战略就会有很大的主动。
甚至朝廷未来都能够经营西域,都跟河套息息相关。
“刘卿,你认为呢?”
朱厚熜看向了刘天和。
这是刘天和升任兵部尚书,兼任军事参议司副总参议之后,第一次参加内阁会议。李钺已经是卧病在床,无法处理军事参议司的日常事务,所以是刘天和全权负责处理军事参议司的工作。
朱厚熜是看在李钺卓越的贡献上,虽然他已经无法处理事情,但依旧是保留他的军事参议司总参议的位置。
刘天和上前道:“臣认为杨阁老所言非常正确,朝廷应该制定收复河套的计划。现在的情况对于朝廷非常有利,朝廷应该继续打击鄂尔多斯万户,不给他们任何恢复的机会。在鞑靼部落和兀良哈万户之间决出胜负之前,要收复河套。从目前鄂尔多斯万户的情况来看,未来三年是最好的机会。”
“那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
“首先一点就是,从今年开始不给鄂尔多斯万户任何恢复的机会。宁夏镇、榆林、大同三个地方,应该持续性的派出骑兵部队袭扰鄂尔多斯万户。可以采取任何的方法,不限制他们的手段。袭击他们的部落,烧毁他们的牧场,烧毁他们的耕地作物,抓走他们的牛马羊。削弱他们的人口,削弱他们的牛羊,摧毁他们的牧场,不给他们一个安稳的恢复机会。反正就是利用目前鄂尔多斯万户虚弱的时机,不停地打击他们。三个方向,每个月派出五六千的骑兵部队,每个方向是两三千的骑兵部队去袭扰她们。等两三年之后,朝廷有了准备,就可以一举收复河套地区。”
骑兵袭扰,本来是草原部落的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