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宏可能改革魄力和能力有所不足,但有一点是很让朱厚熜满意的。那就是费宏此人想问题很是周到,不管是不是他赞成的事情。把事情交给他,他都能够给你一个最满意的答案。在这方面杨廷和跟费宏都很出色,可以平衡朝中情况,不会出现太严重的对峙情况。
“皇上,臣认为南京六部的存在,作用的确是越来越差。但南京六部存在多年,直接取缔还是有些莽撞,会影响南直隶的稳定。臣认同蒋阁老的想法,此事不能操之过急。臣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先给南直隶安排巡抚和布政使,让他们慢慢的接过南京六部的工作。等到巡抚、布政使架构完善,完全接过了南京六部的工作之后,可以废除南京六部。这样既能够废除南京六部,也可以不让南直隶发生动荡。”
“循序渐进,想法不错。”
朱厚熜点头。
大明朝除了北方边疆地带之外,什么地方都可以乱,唯独南直隶不能乱。
如果直接废除南京六部,到时候南直隶肯定会乱起来。最好的办法还是慢慢的从南京六部手中接过权力,然后解决南京六部。
这样比较安稳。
“给南直隶直接派遣巡抚,设立布政使,是不错的想法。可是南直隶这么大,要怎么派遣巡抚,怎么设立布政使司?”
朱厚熜继续问费宏。
南直隶也派出过一些巡抚,但南直隶是没有布政使司的机构。南直隶的工作,都在南京六部的管理之下。更重要的是,南直隶很大。
作为大明朝税赋重地,南直隶包括了后世的江苏、安徽乃至于江西东北部,甚至还有河南东南部、山东南部,然后加上上海。可以想象南直隶地盘有多大。
南直隶人口也多,足足有三千多万人,是目前全国人口最多的地方。
还是目前大明朝的粮仓。
朱厚熜刚刚登基的时候,北方地区每年田赋最高的是山西,每年给朝廷交200万石左右的粮食。而南直隶是南方地区田赋最高的地方,每年的田赋可以达到八百万石以上。
这就是差别。
可是这么大的南直隶,要怎么派遣巡抚和布政使。
“皇上,臣认为可以用长江为界限。分为南直隶长江以北,南直隶长江以南,各自设立一个布政使司。”
“长江为界。”
朱厚熜微微点头。
费宏的方案还真是不错。
历史上满清就是这样分了南直隶。实在是因为南直隶太强,人口多、耕地多、粮食多,以及这里有钱的地主多、商人多。而且南直隶还是科举大省,官场上很多南直隶出身的人,可以说南直隶是真正有权有势的地方。满清不允许存在这么牛气的地方。
所以把南直隶给拆分了。
效果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拆分。大明朝的时候,南直隶官场盘根错节,就算有什么事情都很难撕开南直隶的问题。著名的大清官海瑞清查徐阶财产,其实就是一己之力撕开南直隶官场。
可是大明朝有几个海瑞。
其他官员谁敢清查南直隶的问题。官场上有多少南直隶出身的官员,他们这些人吐口唾沫,都能够把你淹死。你要是敢查南直隶的问题,不要说你本人要有心理准备,就连你们家族都会受到牵连。因此根本没有几个官员,敢于清查南直隶的问题。也只有海瑞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官员,才能够豁出命去掀开南直隶的问题。
这么牛气的南直隶,朝廷真的不需要。
朱厚熜这个皇帝,也不需要这样牛气的南直隶。学习满清,把南直隶拆分,对于削弱地方势力,加强朝廷权威,加强皇权都是有利的事情。因此朱厚熜道:“费阁老的想法不错。大家怎么看?”
“臣附议。”
“臣附议。”
王瓒和王宪率先站出来支持费宏。
暂时的政治盟友。
王瓒和王宪他们出头,提议废除南京六部。对这个提议不满意的官员愤怒,都会朝着他们两个人而来。而费宏答应过王瓒,会给张璁更多的支持,让张璁尽快的成长,扛起王瓒他们这一派系的大旗。
费宏也是做到了。
配合皇帝,支持张璁升官。结果张璁从都察院佥都御史,巡抚湖广,现在已经成为了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广总督。再进一步,只要张璁在湖广改革政绩出色,那么就能够入京。
“费阁老之言,老成持重,完全可行。”
吏部尚书高友玑也赞成费宏的想法。
作为天官,吏部尚书可以插手全国各地。唯独南直隶这么好的地方,想要插手却有不少阻碍。虽然吏部尚书出马,南直隶的官场也要听话,但毕竟中间还有南京六部,总是不方便的。如果能够废除了南京六部,那么吏部就能够直接控制南直隶的官场。
是好事情。
“臣也赞成,先派出巡抚,然后设立布政使司。”
杨一清也支持。
杨一清是希望国内的事情都能够稳定,不要出现波动,不要影响自己在草原上打仗。所以只要不是大问题,杨一清都是赞成。
看到所有人都赞成,朱厚熜点头道:“好,那就这样定了。朕看了看南直隶的地图,最好是简单一点。就按照费卿说的那样,以长江为界。不过南京毕竟是太祖高皇帝皇陵所在地,也是太祖高皇帝之时的京城。南京不好跟其他地方一起,朕的想法是,把应天府(南京)、常州府、苏州府和松江府(上海一带)合起来,应天巡抚管理这里。还要在南京设立应天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都察院,全权管理此地。”
南京和常州、苏州以及上海,是目前南直隶最富裕的地方。南直隶的经济核心都在这几个府当中。
把他们四个府合起来管理。
这倒是没有人反对。
因为南京是应天府,是朱元璋皇陵所在地,有很特殊的地位。在这里单独设立一个巡抚衙门,是很正常的事情。
“长江以东,就称为江东。辖凤阳府、徐州府、淮安府、扬州府,治所就放在扬州。派遣江东巡抚,在扬州设立江东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都察院。”
“长江以南,取安庆府和徽州府之名,称为安徽。辖庐州府、安庆府、徽州府、池州府、太平府、宁国府和一些直隶州,治所放在安庆。派遣安徽巡抚,在安庆设立安徽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都察院。”
朱厚熜直接把南直隶分为三份。
这样虽然没有明确开省,但也和开省没什么两样。等废除南京六部,大家熟悉了这样的情况之后,就可以在这里成立应天省、江东省、安徽省,把南直隶直接变成三个省。
费宏听到朱厚熜的话,心中也是长舒一口气。果然自己是猜对了皇帝的心思,皇帝想要废除南京六部想了很久。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快就拿出南直隶分割方案。
费宏很高兴。
因为自己越来越熟悉皇帝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自己内阁首辅之内,完成这些事情都能够留在史书上。
“为了统筹南京六部改革,朕想是不是应该给南直隶派遣一名总督。闽浙总督王琼和两广总督乔宇都在各自位置上做了一段时间,调动一下是应该的。”
“皇上,臣推荐闽浙总督王琼去南直隶。”
这次开口的是蒋冕。
王琼和乔宇,如果认真说起来蒋冕当然是更支持乔宇。因为乔宇和蒋冕他们关系很好。大礼仪之争的时候,乔宇没有跟着老师杨一清,而是支持杨廷和。可是去南直隶,蒋冕却是支持王琼。因为以王琼的资历,以及他在闽浙总督位置上的成绩,一旦调动就要入京。王琼目前年纪已经不小,快六十九岁。
但和杨一清一样,王琼的身体好的不得了。
所以蒋冕是绝对不能让王琼入京。王琼此人“心胸狭窄”,反正王琼不是一个大度之人。当初杨廷和那么打击他,王琼必然是记在了心里。一旦王琼得势,肯定是会报复。当年王琼在吏部尚书位置上,在朝廷呼风唤雨的情景,蒋冕依旧忘不了。
所以蒋冕要把王琼继续压在地方,不能让他入京。
南直隶虽然很重要,但也只是地方总督,接触不到真正的朝廷政策的制定。
“浙江发生了争贡之役一片混乱,王晋溪(王琼)受命于危难之际,稳定了浙江局势。且在闽浙两省完成了卫所、屯田改革,功劳甚大。臣相信以王晋溪之能,必然能够顺利的进行南直隶改革。”
费宏站出来也是支持王琼去南直隶。
朱厚熜笑笑。
看看王琼在朝廷的人缘。整个朝廷重臣,就没有一个人愿意王琼入京。就连当初受到王琼提拔的王宪,态度也是非常明确,王琼好好在地方当官就可以。
各个派系难得态度一致。
朱厚熜点头道:“那就让王琼去南直隶,任江南总督,主要负责南京六部改革,稳定南直隶秩序。至于闽浙总督,让陈洪谟去如何?”
陈洪谟这几年一直在负责人口迁移工作。
四川、湖广、贵州都需要人口,而有些地方地少人多,出来了不少流民。还有朝廷废除贱籍,不少贱籍的“贱民”都去了北方,主要是天津、辽东一带。
但也有不少贱籍是根据朝廷安排迁移到了四川、贵州一带,补充这里的人口。
当然有补充,就有迁出。
四川、贵州一带犯事的土司族人,还有土司下属的部落,会被朝廷强制性的迁出原来的地方。主要是安排到湖广和河南这些地多人少的地方。
陈洪谟就是负责这个。
“臣赞成。”
“臣无异议。”
相比起废除南京六部来说,陈洪谟担任闽浙总督完全是小事情。
“那就这么定了。李卿。”
“臣在。”
李时作为协办大学士,平时开内阁会议的时候,并不怎么发言。
更多的是听着大家讨论问题。
主要是组织一些人,记录内阁会议的情况。把每个人说的话,都记录下来,作为档案封存。听到朱厚熜叫自己的名字,李时立马站了出来。
“主持廷推,把今天讨论的事情落实下来。”
“遵旨。”
“让王琼先去南京上任,然后确定应天巡抚、江东巡抚、安徽巡抚的人选。南直隶其他机构,等总督、巡抚位置确定下来之后,在去完善。现在是五月份,朕希望在年末之前,完成今天会议的一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