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价非常高。
两三两银子,一个家庭就能够生活一年时间。这就像是中国八十年代,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才三四十。但国家印了大量一百块钱的钱,或者是印了一千块钱的纸币一样。那个时候百姓需要的是几块钱、十块钱、二十块钱这样的纸币,而不是一百块钱、一千块钱。
现在大明朝白银价格高,市面上完全不需要银币。
“也就是铸银币不行了?”
“皇上,最起码现在不行。不过臣从吴侍郎那里听闻,自从去年开海之后,市舶总司那边统计,有大量的银子流入。到现在市舶总司统计到的白银流入就有380多万两。臣仔细算过,一旦大量的银子流入国内,必然会导致白银价格的下降。这个在我朝各个地区很明显,南直隶地区银子多,银子价格低。但辽东、西北地区银子少,因此这里的银价特别高,比南直隶地区高了三四成。以后白银流入越来越多,白银价格持续下降,到时候宝源局可以尝试铸银币。这样也可以控制白银价格的下降,稳定白银价格。”
“你做过这方面的调查?”
“吴侍郎给臣很多启发。”
“嗯。”
朱厚熜微微点头。
王以旂看起来的确是聪明的官员。
难怪吴廷举给朱厚熜推荐王以旂负责宝源局。历史上明朝中后期一百年时间当中,虽然朝廷禁海、开海反复不已,但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是事实。大量的白银都是靠着走私流入了国内。虽然没有绝对正确的数据,但初步统计,明中后期流入中国的白银最少有三四千万两。
这么多银子流入中国,必然会导致大明朝银子价格的下降。
朱厚熜也是看了市舶总司的报告。
今年白银流入的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日本和葡萄牙商人,他们带来大量的白银。日本是因为发现了白银,想要从中国购买商品,所以直接拿着白银购买他们要用的东西。
结果是目前的南京市舶司,倭国商人云集。比争贡之役之前还要繁华。大量的倭国商人看到了海贸的利润,因此从日本带着大量的白银,来中国大采购。
葡萄牙商人不一样。
日本购买中国物资,主要是为了在自己国内消化。但葡萄牙商人就是为了挣钱,为了转卖中国的东西。
他们是在全世界殖民,到处搜掠银子。然后用这些银子过来购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这些东西,再转卖到其他地方。特别是现在中国是全面开海,大量的银子流入中国。
吴廷举、王以旂看起来都是看到了这个趋势。
“那你认为,大约什么时候开始铸银币是比较适合的?”
“臣认为最少也要在五年之后。若这五年当中,流入国内的白银数量还这么多,那么朝廷必须要进行一些调整。若真有上千万两的白银流入沿海地区,一定会造成这里的白银价格大降。只要白银价格下降,那么日常生活当中,银子的使用就会增多。到时候不同成色,不同重量之间的银子转换,会成为很头疼的问题。那个时候朝廷开始铸银币,规定银子的价格,就能够一举奠定朝廷在钱币上的权威性。”
“有道理。”
朱厚熜很高兴。
难怪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任何年代都是有聪明人的。看看王以旂,虽然没有接受过现代货币知识,接受过现代经济知识。但不代表他对于经济、货币这些就完全不懂。
相反稍微给他们一个引导,聪明人都能够举一反三。
吴廷举是如此,王以旂也是如此。
“皇上,臣建议宝源局第一个铸币厂放在湖广,或者是江西。”
“怎么说?”
“铸币虽然利润不低,但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运输的问题。若是把铸币厂放在京城,那么光是运铜到京城,就是一大笔开支。目前我朝主要产铜的地区就是湖广、江西、云南。臣仔细分析过,云南地方太远,对于铸币厂的控制不足。而湖广和江西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铜矿也多,最适合铸铜、铸铜币。且可以迅速的把这些铜币散出去使用。目前民间大半的铸币厂,都在湖广和江西一带。”
朱厚熜点点头。
目前这种交通情况,铸币厂肯定是要放在铜矿比较多的地方。而目前的大明朝,主要的铜矿都在湖北、江西、云南一带。云南地处西南,且各方势力云集,不好控制。当然云南是有铸币厂的,不过之前云南铸币厂就是皇帝为了补足内库成立的。这里有100文的利润,那么被人层层克扣,包括被太监克扣之后,最后流入皇帝内库的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朱厚熜登基之后,已经是关了云南的铸币厂。
而湖广和江西,水运方便,而且商贾居多。铸币厂的铜币,容易利用这里的交通,这里的商业,扩散出去。
“可。这个你来决定。宝钞呢?”
“宝钞可以在京城铸币厂。现阶段,宝钞关系到朝廷俸禄开支,因此不应该有太多调整。”
“好。”
宝钞这个废纸,现在朝廷依旧在印。
原因是什么。
朝廷大量的俸禄开支,都是银子、粮食、宝钞混合的。不仅仅是宗藩如此,勋贵、外戚,乃至于朝廷大臣的俸禄,里面都有大量的宝钞。
因此宝钞的问题并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解决的。
朱厚熜想了想道:“还有,既然是钱的问题,宝源局的监察就不会太低。宝源局正式开始铸币之后,朕需要三方面的监察。一个是宝源局自己对于铸币厂的监察,还有户部会派人监察账目,都察院会派人监察铸币厂人事。这一点你要有心理准备。”
“臣遵旨。”
“王卿。”
朱厚熜突然态度和蔼了很多。
道:“朕让你去宝源局,不仅仅是为了管理铸币的。朕希望你在这里好好考虑一下,钱币和市场物资价格的关系变化,考虑钱币和经济发展关系问题。朕不希望朝廷此次铸币,再次出现以往那种情况。这些方面你多跟户部吴侍郎交流。”
“臣一定努力。”
“那朕就拭目以待。看看你们宝源局打造的铸币厂,如何能够稳定币值,如何能够获得长久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