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图案不错。”
送走了杨慎,朱厚熜在乾清宫见王以旂。
朱厚熜对于吴廷举还是很信任。吴廷举给朱厚熜推荐了王以旂之后,就把整顿宝源局的工作交给了佥都御史王以旂。王以旂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开始准备进行铸币。不过在铸币之前,先让朱厚熜这个皇帝看看图案,让朱厚熜从里面选择一种图案。
还有需要给钱币命名。
朱厚熜仔细看了看,图案还是很不错的。
“不过这名字换了。”
“不知皇上准备怎么命名?”
三十八岁的王以旂,此次调到宝源局,开始是非常惊讶的,也是抵触的。
自己好不容易混到了佥都御史,特别是三十八岁的佥都御史,地位已经不低,前途一片光明。只要朝廷重臣推一推,自己就可以去地方担任巡抚。
对于王以旂他们这些官员来说,这才是通天大道。
在地方转一圈,立下一些功劳。然后可以升为副都御史,就能够总制一方,成为一方总督。可是无缘无故就来到了宝源局,王以旂这样有雄心抱负的人当然不高兴。宝源局是什么,一个铸币的机构。之前一直是工部领导的,级别也不高。更重要的是,宝源局这些年铸币,就没有一次成功的。
从朱元璋那个时候开始,几乎每一个皇帝登基之后,都会整顿宝源局,然后铸币。但结果都不好,一次都没有成功过。所以很多都是半拉工程,干了几年之后就废了。
自己堂堂一个前途远大的都察院佥都御史,负责宝源局的工作,怎么看都不怎么样。
王以旂甚至以为,是不是自己得罪了什么人,或者是皇帝不喜欢自己了。还好和户部侍郎吴廷举见面之后,听到吴廷举的话,才知道自己去宝源局是吴廷举推荐的。
这样王以旂就放心了。
因为王以旂和吴廷举早年相识,吴廷举对于王以旂很是欣赏。认为王以旂是真正能文能武的干才。吴廷举也跟王以旂说了,皇帝多么重视铸币的事情。以及朱厚熜和之前的那些皇帝不一样,并不是那么着急的想要铸币来挣钱。以往大明朝皇帝铸币之所以失败,他们的目的都是利用铸币弥补财政不足,或者是为了皇帝私用。因此他们只关注短期的利润,不关注长期的币值稳定。这方面朱厚熜不一样。
虽然朱厚熜也是眼馋铸币的利润,但朱厚熜更关注的是,大明朝长期的金融稳定。为了这个朱厚熜可以放弃一些短期大量的利润。
听了吴廷举的解释之后,王以旂才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宝源局的整顿当中。
几个月的时间,对于宝源局的情况,以及目前全国的钱币流通情况,也有了很深的了解。
“用不着‘嘉靖通宝’这个名字。改了吧,直接叫‘大明通宝’。以后朝廷所有的铸币,都用‘大明通宝’这个名字,别弄得名字都乱了。钱这个东西,特别是朝廷铸币,一定要统一,一定要明确。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朝廷铸币,一听就知道是朝廷铸币,立马就能够知道朝廷钱币的价格。而不是考虑这些钱币之间要如何计算。”
“臣遵旨。”
“具体的,我相信吴侍郎也跟你谈过。朝廷铸币,不要贪小便宜,用量要足,做工要细,一定要比那些民间铸币厂的铜币要好。而且定制的价格不能太高,一定要符合目前市面上的需要。朕要的是朝廷铸币,必须要得到市面上的承认,一定要在市面上流通。明白吗?”
“是。”
朱厚熜看着铜币样板。
不是一种,铜币从小到大,总共有六种类型。就跟后来的一分钱、二分钱、五分钱这样,铜币也是根据大小分为好几种币值,满足市场的需要。
“等开始铸币,朕就把宝源局从工部独立出来,以后宝源局不再接受工部指导。以后宝源局只管铸币,账目要清晰。宝源局到底铸了多少钱,一定要有详细的数目。朕不知道吴侍郎有没有跟你谈过,朝廷一定要掌握市面上流动多少钱币。”
“臣知道。”
“对了。朕有个疑问,你们宝源局能不能铸银币?”
王以旂此次拿过来的样板,都是关于铜币的。
没有一个是关于银币的。
朱厚熜依稀记得,好像后世有些网络上,都表示大明朝要控制金融,最好的办法就是铸银币。只要朝廷开始铸造银币,那么就能够控制银子的价格。
可是朱厚熜虽然当了有些年皇帝,但并不是万能的。很多事情朱厚熜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因此才需要和下面的大臣讨论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
朱厚熜知道,朝廷一定要掌控铸币,只有这样才能够控制金融。但不管是吴廷举,还是王以旂,看起来都没有要铸银币的打算。
“皇上的意思是,跟铜币一样铸造银币?”
“嗯。你认为有没有可能?”
“皇上,技术上应该是没有问题。虽然比铸银锭稍微困难一点,但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技术难度。可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银币没有实用性,铸银币对于现在的宝源局没有什么作用。”
“哦?此话怎么说?银币怎么没有实用性?”
朱厚熜没明白。
银币怎么没有作用。朝廷控制了银币,等于是控制了白银价格,这就是控制了大明的金融流通。特别是现在的市面上,各种各样的银子都有,弄得转换起来非常麻烦。
为什么有专门铸银锭的。
就是因为银子没有一个完整的标准。银币是最直观的,特别是朝廷铸银币之后,就能够有一个清晰的价格标准。以后市面上流通的银子,就可以按照银币的标准来定制价格。
多么好的事情。
“皇上,宝源局若铸银币,肯定赔钱。”
“怎么会赔钱?”
“皇上,我朝金银匮乏,因此金银宝贵,价格昂贵。目前市面上金子其实基本上不流通,都被一些大商户、大户人家控制在手中。而且金子价格那么高,一般情况也用不了。再说说白银,虽然价格上比金子便宜,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银子的价格依旧是很高的,所以也是难以流通的。像种地的那些农民,一年下来手里都很难有银子,收入也就是铜币来计算。就算是城市的那些家庭,一个家庭两三两银子就够一年的开销。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银币的存在没有任何作用。因为平时生活当中,根本不需要银币。一般市面上之所以出现大量的小碎银子,就是因为银子价格太高,日常生活当中基本上都用不上。日常生活当中,更多使用的是铜币。目前白银主要是使用在一些大生意,包括朝廷税收这些方面。因此宝源局一旦铸银币,其实是很难流通的。”
朱厚熜微微点头。
有些明白王以旂的意思。
大明朝是缺银子的,或者说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是缺银子的。中国真正开始铸银币,还是要到清末的时候。那个时候全世界大量的银子流入了中国,银子价格低了很多。
但现在的大明朝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