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衙内睡了一个安稳觉,翌日凌晨被下人叫醒,想着今日的接金榜戴花游街,他的心又下子跌入了低谷,磨蹭着不想起床。
不想起床怎么行,今天这日子逃也逃不过去啊。老厮在院里等的心急火燎,进屋催几遍,最后不得不命人强行拉三衙内起床,穿戴整齐出门。
三衙内脸阴沉的能滴出来水,收拾停当正要准备出门,想起来昨日婴宁不舒服一直在睡,他都没来的及去多陪一会儿她,随口问了一句大丫鬟小芹:“翁主那边有没有过去问下?”
自家衙内一路折腾,小芹光顾着忙活自家衙内了,忘了差人去问候翁主。有点虚心的遮掩:“现在这时候翁主肯定正睡的香,去的人估计还在院里等着,不敢打扰翁主。翁主那边有杏姑在照看着呢,衙内还有啥不放心的。”
小芹是三衙内的贴身大丫头,三衙内不疑心小芹会糊弄他。他想想也是,杏姑是他娘身边的老人,做事认真负责,他有啥不放心的呢。
眼看着没有时间来不及了,老厮不管三衙内是真关心翁主还是内心不痛快的拖延战术,吩咐府兵抬着自家小主,出府门右拐直奔宣德门。
宣德门前聚集了众多的殿试通过学子,相互打招呼彼此结识。都是过五关斩六走到这最后一步的,大家的心情类似,雀跃不已,纷纷猜测谁有可能是此次恩科的金榜状元。
当然这其中不乏已经得知结果的大家子第,努力寻找传说中的神童——本朝第四名三元及第,是何等尊容。
前三名三元及第都是成年人,学问自小出类拔萃,名声响彻大河南北,大家认为他们的三元及第是实至名归。如今这位可是不声不响杀出来的一匹黑马,在得会元前甚至没有谁关注到他是秋试解元。
梁朝有二十路一区,也就是说每一科会有二十一个解元,纵然是京畿路的解元,也是众多解元中的一个,除了解元熟悉的人外,谁又会过多的在乎呢。
当然省试就不一样了,省试只有一个会元,所以大家才注意到会元是位束发童子啊。
注,三衙内束发是因为他得了解元,不是因为他到了束发的年纪。
解元是身份的标志,不论年龄大小都会被人当成同辈“大人”看待,束发自然是成为“大人”最重要的标志,为此容国公还专门为三衙内私底下办了一个束发仪式。
至于为什么是私下办?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不愿意让人为难自己儿子呗。明知道自己儿子学问是假的,还张扬,不是找难堪嘛。
……
会元让在全梁城的学子认识了一位束发童子,同时,若他不是容国公府的公子,有一等公爵的父亲撑腰,估计抗议质疑声早就响彻了整个朝堂。不等他金榜提名就会被人拉下神坛,怎还能容他走到殿试第一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