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铁勒,我们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公爷在北三路的尴尬,也会随着铁勒的重要性提升,而转变为对北三路局势进一步掌控的优势。”
“三衙内这上面可以发挥一下,强调铁勒对北三路赈灾的意义,和对晋人无理冒犯时能起到的震慑作用。以此还说不定能帮到国公爷,当然这个不能写出来,可以说是帮助铁勒对去晋国赈灾人员的影响和作用。”
“眼下,不管是为家为国,对铁勒的赈灾都势在必行。之前,朝廷可能还没有体会到铁勒的重要性,不然也不会只想到了对晋人的赈灾,而把铁勒忘了,以至于让铁勒求上门来,官家躲着不好意思见铁勒使者。”
“如今,晋人出动兵马扰我北三路,朝廷虽未公开这些信息,可字里行间的意思已经是流露出来了,铁勒的重要性肯定也体现出来。对铁勒的赈灾物资势必会加速进行,这样正好解了加永玛翁主和君侯的燃眉之急。”
“嗯……我有个大胆的设想,衙内可以在答题中提出来,就是让君侯作为赈灾主官,去一趟铁勒。”
“君侯是铁勒的女婿,之前为铁勒使者的事又跑前跑后,朝廷给铁勒提供的粮草大部分都是君侯弄到的,这份功劳如果不能落到君侯头上,岂不是便宜了别人。”
“当然还有加永玛翁主怀孕了,这消息对于铁勒肯定也是好消息。君侯能亲自把这个消息带给铁勒王爷,我国和铁勒的关系应该会更上一层楼。”
他的意思很明白,是让三衙内以自家和铁勒草原的关系,来为自己加分。这这种优势可不是谁都能有的,别人说只是说了,三衙内说了官家会认为容国公府一门忠烈,多多少少要给三衙内加上几分。
几分的结果提高几个名次总会有的吧,不然拿什么奖励沈家人的忠心。官家是很有人情味的人,绝不会这时候让三衙内落选。
想的挺美,谭玘判断的准不准确呢?
沈书印有爵位,非朝廷允许是不能随意离开梁城的。之前石榴跟我说过她相随谭玘去铁勒草原,那时谭玘大概就判断出:沈书印必定会亲自押运粮草去铁勒草原。
梁朝本国内的粮食和干草买卖还需要执照呢,沈书印大规模的运粮草,没有朝廷的允许,怎么可能出的了梁国到铁勒。若真是私自运了粮草,他还不被定为叛国啊,到时候整个容国公府都会被他牵连。
他可没那么傻,为了铁勒去叛国。
谭玘对三衙内的训练从省试过后一直没停歇,殿试试题的范围又在他的预料之中,尽管拿到殿试试题的时间距离殿试只有一夜,三衙内基本上还是领会了谭玘的意思。
这次殿试三衙内原本优势不大,谭玘分析出来的铁勒草原问题,成了他独一无二的重要优势,别人就是想到,写出来的效果也不去三衙内写出来的效果好,这是必然的。谁让铁勒草原的女婿沈书印是三衙内的亲兄长呢,这种关系功劳还能便宜了别人,那可真是老天爷不给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