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加秋试到如今,满打满算半年多时间,三衙内再成长神速,也是个不谙世事的舞勺少年,谭玘说的这些他之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让他一下子达到谭玘的那种境界,真的是赶鸭子上树,有梯子也上不去啊。
事实上不要说是他,就是谭玘也是最近才明白这许多道理。
谭玘协助凡妮莎管理东院的庶务后,把殿试中自己弄不明白许多事理顺了,认识到自己之前的理解多么的肤浅,没有从全局的高度看待问题。明白一个人站的位置和所处的环境对人至关重要,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
眼界限制了人的思维,没有高瞻远瞩,想要总揽全局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一时的得意那也是小聪明罢了,不可能事事都顺畅,总有局限性。
同时他又有点更认命了。也可以说是他看透了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平凡,不是什么天纵英才。他只有协助别人的料,没有容国公和翁主那样的命。
同翁主比,他没有出身。不要以为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再落魄的凤凰还是凤凰的种,等到一飞冲天的时候,依然是凤凰;再意气憬然的雉鸡,尾巴的羽毛绚丽多彩,光芒就算直冲云霄,还是不能浴火重生,一旦遇到挫折,改变不了他是鸡的种,会被打回原形。
那这是不是说人就没有改变命运的可能了?不是的。但,能改变命运的也只是极个别的天选之子,并非普遍现象,就比如容国公这样的枭雄之辈。
同容国公比,他没有成为枭雄的本事。容国公看似白手起家,平民出身,可耐不住人家的运气好啊,在面临选择的关键时刻总是稳准狠,表现出来超越常人的智慧。
命运选择时刻就是人的又一次托生,选对了,从此飞黄腾达;选错了,坠入地狱不得超生。能一次从失败中爬起来的已经不是所有人,也不是说爬起来以后就是平坦大道,还能再成功。人生总是在不断的选择中延续,爬起来还有下一次的选择,下一次的跌倒。能两次爬起来的,那就是神。
谭玘认为容国公就是那神,面临命运的安排时要么就是每次都选对了;要么就是选错了每次都能再爬起来,不然凭啥梁朝百年来只有一位容国公。
状元无限多,武将也遍地都是,然武状元加容国公只属于一个姓沈的。
别的不说,就说容国公给嫡长子选的儿媳妇,便能看到他对自己和对儿子有多狠,绝不是一般的爹能做出来的行为。
放眼朝堂之上,但凡是与外族联姻的,哪位不是哭哭啼啼倍感屈辱,就好像朝廷强迫他做了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然实际上得的好处,要么闭口不谈要么愚蠢的避之不及。
有好处就有风险,一旦风险到来,夫妻本事同林鸟的本性表现的一览无余,怎么恩爱就怎么残忍,联姻的一方恨不得立马斩断所有和自己相连的有关事宜,抹去当初的痕迹。
容国公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出击为儿子挑选联姻对象,甚至不惜得罪自己的连襟,也要维护这个联姻,其良苦用心,谭玘一时猜测不到,认为绝不是眼前他能看到的这些,恐怕只有沈家的后代才能体会得到了,他也希望他在有生之年能够亲眼见证。
容国公这样一位杀伐果断之人,岂是他能比拟的,他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