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岵寺好不容易抓住落单的大衙内,怎么也不肯放手,再加上沈书印自己的坚持,秦家一众人劝说无效。
秦家人无功而返,和艳妮比较亲近的柳夫人被委以重任。
柳大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不想失去沈节度使这位亲戚,柳夫人只得带着幼女柳眉相亲自赶到陟岵寺所在地,规劝侄孙沈书印回京。
无奈沈书印受陟岵寺武僧的影响太大,铁了心的留下,任谁说都不成。这一点固执的坚持,真和他娘国公夫人一摸一样。
秦家不可能就这样丢下沈书印不管,无计可施的柳夫人,只好带着女儿柳眉相三天两头往返于京城和陟岵寺,一直持续到沈节度使夫妻返京。
沈书印和柳眉相的青梅竹马感情,也是从那时候建立起来的。
回京后的沈太尉得知长子状况勃然大怒,不好怪罪爱妻秦启艳,只得把气撒到秦玞身上。
秦玞是艳妮委托之人,不管是出于和沈书印的师生关系,还是受艳妮的委托关系,都应该对弟子沈书印负责。
秦玞大兄秦璐,跟着艳妮一起去南地没少出主意,在军营期间也是积极协助处理各种事情,功不可没。回京后他原本可以前途无量,没想到兄弟的事给他当头一棒,让他都没脸再在沈府待下去。
他找主公沈太尉替弟负荆请罪,恳求沈太尉饶了兄弟秦玞的过错。
秦璐自做了沈府府官,兢兢业业为艳妮母子办事,也算是跟艳妮一条心。杀人不过头点地,儿子沈书印全躯好好的,秦璐都用官身请罪了,沈太尉要是再抓住不放,未免会被人误会成小肚鸡肠斤斤计较。
儿子已然如此,沈太尉又当时没发现儿子的问题很严重,他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同意秦璐的请辞,沈书印的事就此揭过。
然,没有过多久,沈太尉便发现了儿子的问题。
沈太尉看着儿子从出生到长大,这些年虽没有跟在身边,也是一颗心无时无刻不挂念,儿子身上的问题那么明显,他自然是第一时间察觉到——儿子十分抗拒读书。
他对长子寄予厚望,长子不说一定要像他一样做到国公,位极人臣,至少保住他拼了命挣下的家业没问题吧。做到这一点自然要读书,可如今儿子抗拒读书,不读书识字何谈守家业,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他没有大惊小怪怪罪人,静下心来耐心的慢慢和儿子沟通,查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小芯他们说娘是母老虎,还说娘吃里扒外。他们祖父祖母从小对娘那么好,娘不给他们爹官当,反倒让其他人做官。还骂我跟娘一样,是喂不熟的狗,吃了都走。”
“我拿着好吃的去跟他们玩,他们吃了我的东西还是不跟我玩。说我笨死了,读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再吃就吃成猪了。他们跟我玩也会像我一样的。”
“夫子们不喊我背书也不问我问题,我没有写大字他们也不罚我。小埕背书背错了,手板都被打的肿的握不成笔,我背不成书夫子没有打过我一次手板。”
“玞夫子说这是因为我太笨了,学里的夫子们懒得理我。我去问小夏,他也是这么说的。他说人对狗才会不理,夫子越打的很越说明在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