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主公教训的婆子们,再听话也还会懂的一些人情世故。比如在主母的娘和兄弟的事上,主母都没有计较他们拿走大衙内的物品,她们出头是有点不合适。所以她们私底下再不忿,最多也就是帮小主人出出主意,想办法把东西藏起来,而不会唆使小主人针对谁。
可主母娘打小主人性质就变了,不再是小孩子之间的吵闹,她们要是再不出手,沈将军治家的手段她们可是知道的。
屋里不止一个婆子出手,一个婆子握住主母娘的手,另一个婆子按住主母娘的另一个胳膊,扭一下到后背,再抬腿一压,人就被她压跪在地上了。还有婆子转身出屋,去报告主母这里发生的事。
这些都是瞬间发生的事,小锤被吓的目瞪口呆不敢再哭,国公夫人娘同样也被事发突然吓住不敢吆喝,房间内诡异的安静。
沈书印站在一旁好好的没感觉,不以为然。
身为武将的儿子,这种场面他虽没亲身经历过,可耐不住父母婆子们平日里挂在嘴边的唠叨啊。对于如何应对遇险的话,他耳朵都快磨出来茧子了,自然不会多惊讶。
国公夫人很快过来,其实也就是前后脚的事。她娘来了她咋会不陪着,无非就是转脸跟婆子们说几句话,延误了点时间,她娘就惹出来这么大的麻烦。
见到屋里的情景她还有啥不明白的,这就是丈夫要求每一位进入沈家的外人必须做到的“主辱臣死”。
作为主母,她不能说婆子们做错了。婆子们是她儿子的下人,如果她这次干预了,下次她儿子遇到危险了怎么办?
她家是武将之家,她丈夫的官越做越大,她和儿子遇险的概率也会越来越大,她这次处罚了婆子们,下次婆子们是出手还是不出手?
丈夫一次次说:“朝令夕改是兵家大忌,最终吃亏的会是自己。”她能做的仅仅是拉起来她娘和她兄弟,还有就是奖励婆子们的忠心。
她娘不这样想,她娘见她过来如同找到了倚仗,还没从地上爬起来,就要去厮打扭她胳膊压她跪下的那个婆子。
国公夫人心里还是有一杆秤的,不可能让她娘这样对待那婆子。和身边的婆子使眼色,几人一起上手,好言好语拉拽她娘往门口拖。
“娘,你看看我兄弟这是咋啦?”
“快快快,快抱着小锤去前面,喊府医喊府医,快快快!”
……
她娘岂能轻易就范,“我是恁娘,她们竟然敢对我出手,反了她们了,还有王法吗?!”
恶狠狠要求国公夫人身边的婆子:“你给我狠狠打她们,打到她们皮开肉绽为止,不然她们不知道我是谁!”
不认识自己分量的恐怕是她,她不止一次做越俎代庖的事。
国公夫人给二妹三妹的婆子丫婢,她差遣她们做额外的活,还要求她们去伺候她娘她兄弟。甚至有一个好看点的,干脆送给她兄弟做妾。
若不是沈家婆子们去之前都是被主母特意吩咐过的,恐怕那几个下人最后能不能顺利跟着三妞四妞出嫁,都是问题。
国公夫人压根没理她娘,还拉着她直往外走,“好了好了,你跟她们生啥气。多大的事啊,哪值当你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