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算的是挺好,可林家的庶子愿意吗?
肯定不愿意啊!这还用说!
梁朝的嫡庶区别不大,一般人家嫡子有啥庶子也有啥,不会因为出自的肚皮不同而让儿子们之间有差别。就比如二爷,哪怕是国公夫人有意打压他,也会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做到明面上,不会让人抓住把柄。
林家庶子是秀才,聪明勤奋,虽没有林梃运气好入应天书院读书,可其他方面一点也不比林家三位嫡子差。这种生活条件长大的人,怎么会看上军户人家的小娘子。
再说是武将之家,在他看来也是军户,因此他和小会堂姐的亲事就一拖在拖。
林父是文人,不会武断的不顾儿子的意愿,强迫儿子接受这门亲事。亲事能带来的好处他深知,又不愿意拒绝,亲事就这样拖着……直到小会再次登门。
林梃再出现在容国公府,是和他的庶兄一起来的,他的二兄被留在了家里。
小会甚至都没有等林梃和三衙内打招呼,就竟自介绍:“哥儿,这就是我堂姐定亲的新客,您看看是不是一表人才?”
作为三衙内的嫡系,小会家人逢年过节都会到容国公府给主子磕头。三衙内自然见过小会堂姐,至于能不能记住模样,那就两说了。
自己的下人自己维护,三衙内很给脸面的喊了声:“堂姐夫!”
小会虽说做小厮,可出身在那搁着,三衙内对于他的家人也都是和他一样的称呼,并没有因为他伺候自己而轻慢他的家人。这也是容国公府良好的家教。
林梃庶兄受宠若惊,当下躬身施礼:“不敢当,不敢当!林枫请三爷安。”
三衙内如今是举人,举人可以被称为“爷”。林枫是秀才,喊比自己小的三衙内为“三爷”理所应当,一点也没献媚的意思。
他喊“三爷”让正准备喊“衙内”的林梃生生的咽回去了。
林梃和三衙内是同窗,之前出于亲近喊“衙内”,现在林枫提示三衙内是举人的身份,他还是秀才,又一年多未见,喊旧时“衙内”不合适的话……那喊“三爷”会不会显得生分?
三衙内年纪小之前没有字,他……他卡壳了,一时竟不知自己该喊什么。
三衙内光顾得给林枫面子了,也忽略了林梃,等林枫入座后才顺带说一声:“林梃你也做啊。”
他的意思是自己和林梃熟悉,不用那么客气的招待。
小会一心要成就堂姐的亲事,在旁边极尽添话:“林姐夫也参加了秋试,听说哥儿得了解元,特地过来拜会哥儿。”
用手压着声音:“有哥儿准备买的那个。”
那个?是哪个?
三衙内两眼放光,立马心领神会。也不装的病怏怏了,精神抖擞,喜笑颜开!